2024年11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95期(总第399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主题式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策略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湖学校为例
■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湖学校 胡勇 俞献林 陈艳
《教育导报》2024年第95期(总第3990期) 导报三版

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湖学校位于成都大运会主场馆边,是2022年投入使用、成都七中领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传承“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三体”教育思想和培养有聪明的大脑、温暖的心,会创新、会交流、会合作的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学校周边有大运场馆、东安湖、航天城、汽车城、龙泉山等“天府文化”要素,于是,为将地域文化、家乡文化融入综合实践课程中,学校开发了具有家乡味的项目式特色课程。以公园城市建设、本土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发展等为着眼点,以学生身边常见的文化象征、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为路径,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品格、汲取知识、提升能力。

◆以成长为线,科学研发课程

根据各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身心特点,我们合理研发了一系列课程。

一二年级以“东安湖自然课程”为主线。以地域性特色为出发点,围绕“东安湖”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结合东安湖周边资源,深入挖掘东安湖环境、生态、设施等多方面的魅力所在,学生实地探访东安湖水站,了解水环境、东安湖公园水源的来源,认识东安湖公园植物、动物的多样性。

三四年级以“劳动体验”为主线。学生走进五星农学院,参与农耕系列劳动教育,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通过劳动教育,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六年级以“科技探索”为主线。以大国重器、工匠精神、科技探索、工业制造为研究主体。学生走进成都科幻馆,体会科技与工业在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历程中的重要意义,体悟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弘扬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树立追求幸福的理想信念。

七八年级以“行走天府”为主线。以川蜀文化为脉络,以四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为研究内容,如非遗、熊猫、水利等。学生走进广汉三星堆,了解巴蜀地区的文化脉络以及典型的文化印记;学生“拜水都江堰”,探寻水文化,绘制和测量都江堰导览图,比较研究都江堰和美国胡佛水坝的历史、结构和用途,探寻都江堰的文学世界,树立文化传承意识。

九年级以“人工智能与工业”为主线。以“职业体验”“智能科技”为出发点,结合成都周边具有特色的场馆、基地,体会工匠精神,发现工业发展与科技进步带给生活的改变,建立起与劳动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精心准备,课程实施落地

行前准备。活动出行前一周开展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教师开展专题培训,为学生进行前期的知识导入和铺垫。结合研究主题与课本知识,讲解主题相关内容、项目式学习的注意事项与基本的方式方法;学生有序组建课题小组,小组成员间商量好研究问题与研究方向;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对研学实践活动提出具有学习意义的问题并思考,提前设置几个前置研究问题方向供学生进行选择参考。

实地体验。各小组前往活动地点,结合自己选择的研究课题开展实践。现场与专业老师面对面交流,完成课题内容的实践;小组成员配合协作,如现场资料的采集、整理、测量、记录工作等,合作撰写笔记与思维导图。

活动总结。针对本小组的研究方向与问题,小组选派成员作为代表进行分享交流与成果展示;导师对各小组的研究过程、成果进行评价并给出指导意见。

◆评价多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将课程评价贯穿实践的全过程,以具体的课题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在课题指导老师带领下,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各项表现进行多角度的总结归纳。

一是参与活动的态度。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判断,如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主动提出问题与建议,是否与他人合作等。

二是研究方法与技能掌握。通过学生在活动各个环节中掌握和运用的方法、技能来判断,如查阅和整理资料,数据的收集统计与分析,使用新工具、新技术,对实践结果的表达等。

三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尤其是学生提出创意性解决方案并加以实现的能力。

四是成果展现。课程的结果形式多样,调查报告、手工模型、手抄报、口头演讲、研究笔记等都可以作为学习成果。

总之,学校通过课程建设和实施,力争让每一位孩子在东安湖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成长为脸上有笑容、心中有阳光,肩上有责任、有担当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