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96期(总第399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研”“论”“文”的四字功夫
■许大成
以写问道《教育导报》2024年第96期(总第3991期) 导报三版

教研论文是中小学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专业化反思、概念化提炼和学术化表达。但在实际生活中,常听到一些老师感叹:“教书很忙,为何还要研;研讨很忙,为何还要思;思考很忙,为何还要劳心费神去写?”这些感叹耐人寻味,折射出老师们把教研论文写作当成了教育教学的“额外”与“多余”。其实,“教学”“研讨”“反思”“写作”的主体都是中小学教师自己,它们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看家本领”。因此,从“教”“研”“论”“文”四个字上梳理出教研论文的“四梁八柱”,通过系统修炼和协同推进,不断增强教师实践力、研究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有助于焕发教师对教育教学持久而理性的热爱,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实现高质量发展。

“教”:深耕教学,筑牢实践根基

好声音在教室,好故事在路上,好文章是用“脚”写出来的。

“教”让写有生气。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教学实践是教研论文的“诗外功夫”,是教研论文的“源头活水”。一篇优秀的教研论文,都是把“第一稿”写在教学的大地上,散发着生机勃勃的“烟火气”,它律动着立德树人的时代脉搏,回响着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化的行动足音。作为文本的论文,不过是对“第一稿”的誊写和加工、凝练和提升。

“教”让写有灵气。教学实践可以为教研论文写作提供挑战和机遇、技巧和方法、灵感和智慧。因此,写作教研论文,老师们首要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做”中寻道、“做”中悟道,自觉置身于教育教学的“应然”与“实然”、“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与挣扎、探索与行动、叹息与欣喜中,立足真实践,聚焦真问题,探索真改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研论文才能在“烟火气”的不断“熏染”中,逐渐升腾起“诗和远方”。

为此,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认真上好四堂课:有担当的使命课、有底线的常态课、有研究的公开课、有主张的代表课,把教研论文的根基筑牢在对立德树人使命的敬畏和担当中,筑牢在常态教学底线的坚守和提升中,筑牢在课堂教学现场的沉浸与探究中,筑牢在教学主张的不断凝练与创新中。

“研”:深入研讨,聚焦问题解决

教研论文必须聚焦问题解决的“过程”呈现与“成果”展示。一篇在深入研讨中写出的教研论文,就是一份教学问题的高质量解决方案。

首先,聚焦现场,在研讨中捕捉问题。本学期,笔者参加了一次上课、评课活动,并记下了听课意见:一种认为这节课“动”有余,教材中的知识有边缘化之嫌;另一种认为“知”有余,传统色彩浓了一些。同行们评课中的不同意见“带出”了一个“棘手”问题: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知识”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但仅靠自身的经验又解决不好。

其次,坚持理论引领,在阅读中汲取智慧。笔者在阅读中发现,以钟启泉为代表的“素养派”认为,在新课改中,“素养比知识更重要”,而迈克尔·扬在《把知识带回来》一书中则坚信“教育的未来中必须有知识的身影”。面对不同意见,我没有简单地取舍,而是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的话警醒自己:“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为此,我潜心研究、反复揣摩,认真体会这些理论的合理性。

最后,反思归纳,在感悟中改进实践。面对同行和专家的不同意见,我没有惶恐,而是冷静下来,回到育人立场,认真对照教学理论,复盘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在反思中形成了对知识的基本态度:发展核心素养,必须克服轻视知识的教学倾向;发展核心素养,必须转变传统的知识观,树立有助于发展核心素养的新型知识观,并在实践中完成了“怎样改进才能更好”的二次备课。

“论”:深层论证,拓展思考空间

一篇优秀的教研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否则难以引领读者开启教育之真、化育成长之善、感悟人生之美。但是,有深度的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深入思考、深层论证,才能深有领悟、形成深邃思想、写出意味深长的教研论文。

首先,在“转化”中拓展思考空间。一线老师的论文写作常常把教育教学理论当作一个“门面”、一个“摆设”,误把“引用”当“运用”,误把“热度”当“深度”,既损害了理论的指导价值,又浅化了实践的探索过程。因此,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论,建立起理论与实践深层的内在关联,让理论照亮实践,努力把理论中的“好教学”转化为实践中的“好教学”。

其次,在“多维”中拓展思考空间。我们许多老师在论文写作时,会走向两个极端:或从一个方面泛泛而谈,或从许多方面机械罗列。两者都没有深入到事物的里面,只是简单化地、表面化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只有对问题进行多维度的分析、透视和探索,才能揭示事物的丰富性和关联性,才能把单一角度“遮蔽”的内容“显现”和“绽放”出来,进而拓展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最后,在“辩证”中拓展思考空间。辩证思维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何其芳在《谈修改文章》一文中指出了一般文章易犯的12条毛病,其中第三条为:“强调一点,不加限制,反驳别人,易走极端,没有分寸,不够周密。”而要避免这个毛病,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辩证思考,防止非此即彼、固执己见,“成为偏见的囚徒”,进而在辩证法智慧的引领下,从片面走向全面、从表面走向深刻。

“文”:深情著文,彰显表达尊严

心不动,难为文。鲁迅说过:“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一篇优秀的教研论文虽然是理性思考的产物,但也需要作者“理性的激情”,需要“被时代感动、被使命推动、被问题驱动”,需要在字里行间折射对课程改革的真心“关注”、对教育现实的真诚“关切”、对教师成长的真情“关怀”。但情深未必文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身边有许多老师,课上得很精彩。但要让他们写出来,他们要么“不屑表达”,认为是多此一举、务虚不务实的花架子;要么“不会表达”,陷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尴尬与窘迫中。为此,教研论文写作需要老师们树立三种表达观。

“表达需真诚”。修辞立其诚,教研论文是教师对自己切身经验的真诚书写。只有依托个人经验、沉浸在诚实感中,教研论文的写作才能不悬空、不虚妄。无论赞同还是贬抑,都是自我内心的判断,无论是舒缓还是湍急,都是自我心灵的节奏。这种写作使我们获得一种道德感上的满足:这一切,都是我经历过的,我没有胡言与妄说。

“表达促深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不是想好了才写,而是写完了才想好。因此,表达是思考的可视化,是思考走向成熟的“最后一公里”,它不是思想的简单呈现,而是思想的能动建构。

“表达即修改”。现象学教育学家范梅南有一句名言:“写作就是修改,写作就是重写。”这句话大幅提升了表达的尊严感,同时也警醒我们,表达是一桩艰辛、严谨而又规范的劳动,不能草率和随意,只有在反复揣摩和悉心拿捏中,我们才能借助“表达”这一环节让思考绽放和增值。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专业写作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 PDTR2023-13)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