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59期(总第370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树立三种意识 抢抓思想阵地
——创新发挥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程积极作用
■胡俊成
《教育导报》2022年第59期(总第3707期) 导报三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同时提出“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与其他高校学生相比,艺术院校学生在其专业学习、行为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思政课如何紧密结合艺术院校大学生特征进行改革创新,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宏观引导意识,引导学生认清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好历史机遇,加强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征认识,立足民族和国家发展大势,树立人生正确发展理念。

对当前大学生来说,面临物质“饱和”与精神“空虚”两极化,部分大学生出现自我意识过强、个人主义突出、协作精神缺乏、奉献精神不足等问题。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自我管理不科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上没有建立正确三观,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行为散漫松懈,专业学习得过且过,技能培养马马虎虎,标准要求不高。二是思想进步不清晰,当前思政课的价值所在和培养目标认识不清,缺乏思想观念培养和政治素养提升的认知。三是时代意识不强烈,职业规划只考虑个人发展前途来考虑,没有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个人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这几种现象在当前大学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2019年,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在当今各种思潮碰撞冲突、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思政课应积极发挥思想育人功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引”,实践教学的导”,帮助大学生在就业前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相协调、与实现个人价值相一致的科学发展理念。

我们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四种理念:第一,弘扬中国精神,发扬创新精神。要以中国精神树立家国情怀,以中国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以中国精神坚定价值方向。第二,树立人民意识,践行服务理念。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需求和消费日益旺盛,艺术专业大学生要确立服务人民的人生追求,把握人生价值评判标准;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增强干事创业的使命担当。第三,勇敢迎接挑战,敢于迎难而上。在遇到人生挑战时,应当顺应历史、尊重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第四,认清时代趋势,勇担时代重任。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人生目标的设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拍,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步;应当增强平视世界的信心,以不卑不亢的态度,满怀信心地迎接未来,以切实的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二、树立三级目标培养意识,促进我们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为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优秀学子、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推动民族发展的卓越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再次指出:思政课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下功夫。当前,尤其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建党百年以来红色革命建设精神,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深化认识和系统建构新时代中国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思政课应建立三级培养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循序渐进,逐级提升,止于至善,最后达到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的综合目标。这三个层次培养目标构成科学、紧密联系,具备较强可执行性。

第一级培养目标,针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习革命前辈先烈、时代先进人物的道德品质,引导塑造个人优秀品质、奠定发展基础。大学是一个人走向独立自主的人生阶段,为今后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必须重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包括时间管理、学业管理、健康管理等等;需要思政课教师积极引导和各个院系共同配合。建议制定大学生自我管理规范,学校组织评比自我管理优秀标兵。

第二级培养目标,在职业能力和服务理念方面上,引导树立钻研业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理念。培养目标是:大学生注重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本行业业务技能,建立良好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具有清醒的法治和规则意识,保持应有公序良俗行为;要在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进行培养和锻炼。要改变过去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品德素养培养的不良倾向。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上,建议:一是与企业、政府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社会实践基地;二是要与社会机构、政府部门共同建设有平台支撑、有项目依托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三是政府、学校要加大投入,实施相应考核机制,推进社会实践取得真正成效。

第三级培养目标,激励大学生成长成为卓越人才,提升建功立业综合素养、过硬本领,成为贡献民族发展的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大学生既要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伟大实践和成功经验,更要领会体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背后蕴含的方法、理论、战略,才能肩负起当下国际风云动荡多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不我待的重要职责和时代重任。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历程中积累下来的战略和管理智慧,需要思政专家和教师深度挖掘和系统研究,使之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应用。我们要围绕思政教材、相关历史资料吃透精髓、提炼总结,既要把史实、观念、理念教给学生,更要让学生理解领悟,使思政课发挥出新时代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三、树立抢抓思想阵地的意识,对大学生应有品质素养培养、正确政治意识树立要敢抓敢管、积极作为,把思政课程教育生动化、实践化,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

首先,要提高思政课理论教育水平,不断增强其教育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时代性。在理论教育上,要持续改革创新,使教育的思想内容与时代更新密切相关,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高度吻合。

其次,要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使之具有实践性、时代感、高价值。要紧密结合同学们专业领域,围绕当前一些社会热点、发展重点、关注焦点,去选择一些有真实场景、有价值意义、有平台支撑的各类项目,深入田野、车间搞调查,让大学生真枪实弹环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在当下火热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学校相关部门和所有院系要形成合力,共同努力,科学引导、敢抓敢管、严格要求。一要尝试、建立一套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规范指南,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基本的行为规范、心理健康以及人际交往认识,通过持之以恒习惯行动,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二要针对艺术院校大学生进入社会面临的职业环境,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专门进行德艺双馨方面职业道德、艺术品德进行教育;三要充分利用四川长征丰碑、将帅故里、三线建设等红色文化艺术丰厚资源,加强新时代红色文艺作品的研究和创作,突出展示科研攻关、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注重呈现优秀人物成长和奉献背后的家国情怀、思想境界;四要建立一套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成效评估指标,定期测评教育成效进行,及时调整完善;五要组织开展各类优秀评比、先进表彰,将思想政治品质作为其中重要指标予以考虑。

总之,新时代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要注重针对大学生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职业事业发展需要,要注重结合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丰厚艺术资源挖掘传承和创新创作,要注重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灵活应对,提升思政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和价值度,才能达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

(作者系四川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