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63期(总第3711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儿子的高考志愿
■刘云燕
《教育导报》2022年第63期(总第3711期) 导报四版

■刘云燕

自儿子上了高三,高考志愿就成了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翻开厚厚的学校专业介绍,我总感觉这比“催眠术”还厉害,往往台灯下看不了几页,瞌睡虫就来拜访了。于是,在儿子一模以后,我就把这件事升级到了“大事件”,拿出专门的时间来研究。

根据儿子的成绩,我是“乐观派”。看的学校都是那些如雷贯耳的好学校,“985”也许不敢奢望,但是“211”还是要看一些的。我一般先看学校的招生视频,或是学校历史介绍,每一个都特别打动我。仿佛我已经拉着儿子的手,走在了这座校园里。然后盘算着这所学校距离家的公里数,我又有点怅然若失。儿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了。这样的白日梦,我一天一天地做,做了很久。

不过,光有学校的目标可不行,要了解专业排名。我一一查询每一所院校的专业排名,那些陌生的等级在此时,似乎都有了意义。如果是 B级以上,我仿佛看到那个学校知识丰富的老师、完善的教学资源,如果等级较低,我就毫不留情地把它从志愿列表里删除,仿佛是清除了一个异己一般。不过,面对“挑剔”的儿子,我需要做得更多。

儿子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其实是模糊不清的。他只知道自己不太喜欢什么专业,剔除这些专业,我要大浪淘金,找到那些闪光的专业。儿子还要求要好城市,在他眼中,好城市的含义是风景好、美食多,他圈定了上海、南京、杭州、成都。我经常暗暗想,也不琢磨一下你的成绩,就先列出这么多“奇葩”的要求,真有点自不量力。

儿子高考后,面对我列出的上百个学校和志愿,不禁笑了,说:“妈妈,你看得好像有点高。”于是我们一起商量,面对“冲”的志愿,儿子乐得笑开了花,说:“第一个志愿我填复旦。我知道去不了,但是,那是我的目标和梦想。”我暗自想:“第一个志愿,让你过瘾,清华、北大都能填。”到了其他志愿,儿子更是夸张,把那些我从来没敢想的学校,都填了不少。到了“稳”的志愿,儿子的目标锁定在了新闻专业,我原来以为他一定会喜欢金融类或是教育类。一切按照儿子的想法办。至于学校,他的分数最接近的是北京印刷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自然儿子热爱成都美食,也填上了四川师范大学。对于北印,我的建议是北京不远,你可以实地看看去。儿子二话不说,第二天买了一张高铁票就进京了。回来的结论是,学校面积不大,和他理想中的校园不太一样,于是,他决定放弃这所大学。

至于“保”的志愿,儿子就撅起了嘴,嘟囔着:“这些学校,如果考上了,我也不去,我就去复读。”然后,把志愿表推过来,说:“你看着填填吧,反正我是不去的。”于是,我把本科最保底的学校都填了进去。这96个志愿填报的确有点烧脑。怎么填,好像都会担心遗漏了最值得填报的那个学校。于是反反复复地看,像是给儿子“相亲”一般。

志愿填报截止的那一天,我不放心,又反复看了一遍,然后想:“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当儿子终于被浙江传媒学院录取的那一天,我竟然无比开心。祝福儿子在风景如画的杭州,开启人生崭新的4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