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语文教学新概念、新名词大量衍生,让人应接不暇,令人无所适从,不少语文教师有点不适应。
语文学科的功能是培养阅读、思考与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主要靠积累和实践,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独具的学科规律。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这一学科规律,精准指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让学生获得切实的进步或发展。古代书院“读书、背诵、讨论”模式,旧时私塾的“朗读、背书和书写”模式,都强调在儿童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最大程度地积累语言材料。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当平实、简单、有效,始终抓住三个关键词。
一、阅读。语文教学,读书为要。黄庭坚的岳父孙莘老就写文章之事请教欧阳修,欧阳修淡淡地回答:“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叶圣陶认为课文并不等于课程,“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不能“抱着教材打滚”,除了课本,须以篇引类,构建阅读体系,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著作、精美之文,拒绝“文化快餐”“二手货”“鸡汤”。要善于传授读书之法,使学生养成静心阅读、适度背诵、批注摘录、写读书笔记、沉潜把玩的良好习惯。驱动学生深度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提取信息、猜测推论、比较分析。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在语境中获取语用经验,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典范,掌握语言规律,形成语感。在广闻博览、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开口讲话、落笔为文,自然“有话想说、有事可写”。说多了、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表达能力逐渐提升。在读写过程中,学会了体察领悟世界,接受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人文内容的熏陶感染,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常识会逐步得到落实。教师作为职业读书人,理应多读书,严肃书必读,“闲书”捎带读,让自己博学多才、精神安宁,还要带动学生喜欢上读书。学生自己喜欢阅读,就不会视阅读为负担了。
二、点拨。学生只有通过读写内化,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才能形成相应能力。现在,不少的语文课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将主要精力花在对文本做孤立、架空、肢解式分析和模式化解读上,沉溺于语文知识和方法策略的训练,试图从作品里解读出标准答案,学习内容变得碎片化,粗暴地剥夺了学生阅读、感受、体验和思考的权利,教师教得繁琐辛苦,学生学得被动压抑,学生实际获得不多,结果自然高耗低效。教师的功夫要下在“独具慧眼”和“总体观照”上,敢于放手,尽量少讲。只讲不得不讲之处,给学生腾出读书时间。教师的“讲”更多地是点拨,比如,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偏颇处、疏漏处进行点拨,对作品的要害处、疑惑处、奥妙处、精彩处、关联处进行点拨,点拨一定要精当深刻而有意味,点就点破、点醒、点精彩。教师精粹简要地提问、组织有深度的讨论、传授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点拨。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不搞花架子,不热衷于表演,不图表面热闹精彩,不追求笑声、掌声和轰动效应。有必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时,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激励者角色,变课堂教学中的精英垄断为大众参与,确保对话和生成的质量。
三、效仿。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比模仿多问了一个“为什么”。主要效仿借鉴范文的谋篇布局、素材挖掘、思维展开、语言表述,掌握一些经由经验定型了的基本模板套路,先让文章中规中矩,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放胆自由行文,把作者的语用经验化成自己的经验,通过融合重组化用,表达就会结构完整、文从字顺、情感真实。学生不断写作,老师不断批改,强化语言表达实践,活用积累的东西,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就会一步一个台阶地提升。如果教师能一路下水实践,就会洞悉关隘沟坎,指引就会更明确,点拨就会更精准,教起来就会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