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51期(总第381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小林为什么“厌学”?
■小金中学 黄建玲 肖瑜
心育田苑《教育导报》2023年第51期(总第3816期) 导报三版

一、案例

小林(化名),男,高一学生,性格非常内向,他考入高中时,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班主任为了锻炼他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推荐他任学习委员。虽然小林一直参与班级学习管理,但每次碰到不配合的同学,却不敢反驳和指出。当他被一些同学欺负时,也是默默承受、强忍屈辱。一天课后上厕所时,因为一点小摩擦,小林对发生摩擦的同学大打出手,在场同学想把他们拉开,没想到小林见人就打,从两人的摩擦变成了打群架。因为小林的冲动行为,他也成为受伤最严重的那个。

事后,小林母亲找到班主任说小林死活不来上学了。班主任带着任课老师前去家访。谈话中,小林说当了学习委员后,管理压力很大,同学不配合,自己不知道如何管理、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建立正常的关系,总觉得有同学故意针对他,总觉得自己被孤立,也辜负了老师对他的信任,于是产生自我怀疑,长期积压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二、原因分析

小林的自我怀疑心理,来源于面对未曾遇到过的问题,在不知道如何处理后的本能反应,作为教师,分析其原因有三。

一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失位。高中时期,教师和家长对于重点关注点在学习成绩,给学生带来很大心理压力。在学校,考试排名、做不完的练习题,让学生深陷题海战术中;在家里,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只能通过电话进行,而家里的爷爷奶奶谈不上有效引导,父母注意力最终放在成绩上,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简单粗暴,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

二是对学生缺少相应引导教育。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单一,学校、家庭都缺少相应的教育内容,当学生出现“厌学”、孤僻、暴力、逆反心理等情绪时,没有形成相应的“情绪支持系统”,孩子陷于迷茫之中。

三是受外部复杂情况影响大。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暴力、极端思想等不良信息充斥网络,刷短视频、玩手游成了很多高中生课余重要内容,学生极易模仿短视频中错误的解压方式,极易产生极端行为。

三、防控措施

为了改变小林的现状,班主任将小林带到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了解真实情况,让他充分发泄内心关于学校与老师、与同学的不愉快记忆。

刚开始,小林表现得极为局促,闭口不语。班主任以普通朋友的身份与小林进行交谈,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让小林放下了戒备,慢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之后,班主任召开班科分析会,专门分析了小林的情况,教师们表示齐心协力帮助小林弥补性格上的缺陷。首先,在课堂上,对他特别关注,尽量让他多发言、多表达、多交流,端正思想,明白学习是首要问题;其次,在课外,尽可能多地让他参与班上各项活动,并让他担任主要负责人,让他有参与感、责任感,以此教会与同学相处的正确方法。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当他不愿与同学和谐相处时,当他不愿与老师如实交流时,避免直接批评他,尽最大可能地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不当众点名,而是在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在一步步引导过程中,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改正。

半个月后,小林的情绪明显好转。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班级管理工作即使做错了,受到来自老师的批评,他也不会情绪失控。另外,在老师的主动干预帮助下,小林与同学关系大为改善。

四、反思

高中生往往因高考的压力,在时间和空间上找不到情绪宣泄的出口,如长此以往,必然堆积、造成某些不健康心理和行为,阻碍其未来发展。

小林的情绪失控和“厌学”心理不是一两次心理辅导就可消除的。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承受能力、自主判断力都有待提升的时期,需要家长、教师、社会各方力量的通力配合,为其扫清成长道路上的障碍。作为民族地区的一线教师,当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孤僻、暴力、自闭等现象,一定要耐心地帮助他们直面性格的缺陷,以人生导师的姿态,帮助他们度过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帮他们打开内心世界,带他们迎接更广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