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观察县域教研,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若一学科教研员思路清、钻研深、点子亮、指导实,往往会带动这一区域学科走向良性、优质、特色发展之路。反之,若因钻研无力、能力不足、指导缺法,大多会导致区域内学科教师方向感差、凝聚力弱、教学能力无长进,学科教研疲软无力,学科质量也可想而知。
教研是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建设教研队伍意义重大、作用深远。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就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出了“严格专业标准、认真遴选配备、促进专业发展”三大举措。
县级教研机构是我国五级教研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现实情况是,县域教研队伍建设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比如,某地学科教研员大多集中在50-55岁年龄段,年龄梯次结构失衡;某地一教研员调动后,竟然发现无合适的人可用,人才断层;某地校长退职后集中扎堆教研室,教研室被诟病为“养老院”。
教研员是教学研究的先行者,教师成长的托举者。打造一支具有过硬政治素质、深厚职业素养、丰富专业知识、优秀专业能力的教研员队伍,是时代的应然。我认为,应聚焦“三优”,促进县域教研队伍建设。
其一,“内培”育优。严格教研员准入制度,坚持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较强、职业道德良好的基本标准,有意识从本土学科教师中精准发现、识别人才,纳入梯队培养,遴选一批“实践型”优秀年轻教师充实教研队伍;发挥其经验优势、一线优势,搭台子、压担子、引路子、给点子,锻炼其管理、指导、布局等方面能力;组织他们“走出去”学习培训,长见识、广视野、强本领,弥补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其二,“外引”选优。近年来,各地县级教研机构高度重视教研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采取公开考聘或考核招聘等形式,从师范院校教育硕士研究生中择优引进一批“科班型”学科教研员。在引进新生力量的同时,注意充分发挥这些年轻教研员在学历结构、知识视野、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长处和优势,让他们成为区域教育改革的“种子”,带来研究之光、理论之火,打破集体惯性,激发创新活力。无论是内培还是外引,教育部门都要从长远出发,大局考虑,建立优化“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年龄结构,保持教研队伍充满活力。
其三,“活用”促优。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在使用锻炼中成长人才。首先,要带得出队伍,推动学科教研由“一人”向“一群”转变。比如,去年,我县建立了兼职教研员制度,选拔组建了涉及各学科的兼职教研员队伍。在这种机制的促进下,就要求专职教研员带领兼职教研员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既注重培养后备力量,同时又壮大县域教研实力。其次,要“能教会研”,教研员是教的旗手、研的主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国家层面要求各地落实专职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制度,以教促研,改进课堂,提高质量,强化教研支撑作用。各地纷纷推行教研员“下水”上课制度,如杭州富阳的“带班上课”,舟山普陀的全员“下水”上课,这些都是可借鉴的经验做法。教研员“下水”上课本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在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下,具有更加鲜明的现实意义,教研员要通过“沉入式”备课,“下水式”授课,“蹲点式”研讨,“首席式”引领,增素质,提能力,强作为。最后,要登得了讲坛,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创设舞台,借势借力,鼓励参加省市级教研活动、科研论坛、学术交流等,把教研员“推出去”“推上去”,倒逼教研员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挤压“恐慌区”,促进其内涵式发展,复合型成长。比如,设立教研员论坛,每月设置一个主话题,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圆桌对话”,相关学科教研员负责主持梳理总结,学科教师交流发言,参与讨论,通过智慧碰撞,实现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