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4期(总第395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劳动伴随学生快乐暑假
重庆市开州区文峰小学 严明双 重庆市开州区南雅初级中学 郑成
观点《教育导报》2024年第64期(总第3959期) 导报三版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核心素养,强调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暑假是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时期,不妨给小学生布置些劳动作业,让他们在劳动体验中发展核心素养。

一、自己的事自己做

暑假是引导学生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时机。暑假劳动作业可鼓励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管理自己的房间,每天用一些时间来打扫和整理房间,让自己的房间始终保持整洁。通过管理房间,学生学会保持房间整洁有序,学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通过分担家庭中的房间管理任务,增强家庭责任感;通过有效管理自己的空间,学会如何分配时间完成各项任务,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更有序、更有意义;通过自主设计房间,遇到问题自行寻找解决方案,提升独立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自己穿衣叠被系鞋带、自己洗简单的衣物鞋袜等等,都可以作为暑假作业,让孩子从中学会生活能力,培养独立性、自信心,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身边的事帮着做

学生对身边的事帮着做,是掌握基本劳动技巧极好的形式和途径。如,可以让学生帮父母去集市购物。集市上往往有别致独特的商品和优惠办法,能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通过与卖家交流,理解不同人的需求和情感,提升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在有限的预算内做出购物选择,培养学生的预算管理能力;通过集市平台展示和销售自己参与制作的物品,体验到劳动转化为成果的乐趣,提升学生自信心;通过购买不同地方的特色物品,了解商品的生产背景,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购买二手物品或手工制品,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开展使用煤气灶、家用电器、家庭用品等简单维修;主动做饭、做菜,主动洗碗等等。学生在“帮”的劳动中,提高劳动技能,发展综合能力。

三、社会的事试着做

丰富的社会场域给学生劳动以广阔空间,可尽可能将学生的劳动作业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如,可让学生参与环保有关的社会调研。环保项目往往涉及全球性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意识;通过亲自参与环保项目,更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可持续的环保行为;通过社会调研,采集、分析数据,锻炼学生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能力;在项目中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增强多元沟通、文化交流能力。暑假还可让学生为独居老人送温暖、为困难儿童献爱心;可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志愿者行动,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活动;可从享用者的角色转为劳动者、贡献者、合作者、服务者和感恩者的角色,在丰富、有趣味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厚植劳动精神、创新意识。社会多样化的劳动体验,让学生感知劳动分工,感知社会发展与变化。

劳动教育可以筑牢立德树人基石。暑期劳动作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兴趣,以确保趣味性和教育性。教师和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体验劳动的乐趣,并通过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劳动作业的内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