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4期(总第395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探索新时代山区学校党建新路径
■中共苍溪县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胡静
学校党建论坛《教育导报》2024年第64期(总第3959期) 导报三版

近年来,苍溪县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探索新时代山区教育党的建设创新路径。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以党建引领为“龙头”,强化思政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夯实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强劲的定力和底气向前迈进。

◆党建是“总阀门”——重思政教育,筑牢立德树人根基

党的工作是把方向、管大局的,教育系统的党建工作重点在于思政教育。两年来,苍溪县教育系统着力构建全员、全域、全程、全科、全力的大思政教育格局,统筹育人资源,创新育人载体,拓宽育人渠道,不断激活“大思政”育人一池春水。

在党建引领下,全县重点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自上而下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县教育局领导班子建立分学区联系指导思政工作制度,班子成员每学期均要走进思政课堂、开展专题讲座。学校领导班子建立“一对 N”机制,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团队负责人的指导和培训。同时,全县还开展“学校—学区—县域”三级推进思政课教师全员教学大比武、思政“精品课堂”竞赛、微课大赛等赛课推优活动,提升思政课堂质量,将思政课质量提升作为全县重点课题开展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思政课程建设和质量提升。

为了把思政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苍溪县委教育工委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资源,依托红色文化,利用“红军渡、黄猫垭战役遗址、苍溪好人、道德模范”等思政教育“鲜活教材”,切实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促进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把思政课办在苍溪的红色大地上和青山绿水中。

◆党建是“助推器”——优队伍建设,熔铸教育家精神

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区域教育来说,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依然是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苍溪县按照“一校一策”思路和党管干部原则,由县委教育工委统筹,县级组织、纪检部门把关,成熟一个调配一个,稳慎对全县92所公办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优化选配。目前,全县设党委、党总支的5所公办学校全部实现书记、校长分设;设党支部的87所公办学校全部实现书记、校长“一肩挑”;所有学校党组织均配齐专职副书记,全县学校行政班子副职中的党员干部全部进入党组织班子。

如果说班子的搭建是优化队伍建设的第一步,那么对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深造就是推进教师质量提升的关键一招。苍溪县依托高校,先后组织两批思政课教师到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开展学习培训;组织实施为期3年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项目;2023年,对全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开展了两次提升培训;围绕德育工作、学生工作,对92所中小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负责人开展了专项培训和专业知识测试……教师队伍在专业能力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同时,苍溪县教育系统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把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示范点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采取“一个支部带动一所学校、一名党员带动一名教师”的培养模式,完善干部“选育管用”链条,创建省卓越校长工作室5个、市县党员领衔名师工作室24个,充分发挥党员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孵化更多教育人才,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建是“定盘星”——树校区品牌,山区教育更加闪耀

2月29日,在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苍溪县作为县级代表,作了题为《全力保障优先发展擦亮教育“金字招牌”》的发言,交流了在建设教育强县路上的探索与创新。通过这次会议,苍溪县进一步加快了建设教育强县的步伐,奏响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在品牌建设中,全县各学校深入挖掘各地各校历史与文化资源,找准特色发展方向,构建党建+教育品牌体系,不断扩大基层党建特色的影响力。全系统创建市县“文化铸魂党旗红”“五颗心铸师魂”“石榴花开”等党建品牌学校6所,创建县“党建示范学校”10所。城乡学校实现了从“外在塑形”到“内在树魂”的蝶变,形成“一校一品”发展格局,构筑起百花齐放的办学特色。

经过系列打造,苍溪县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学区一品牌”党建特色建设,以党建品牌创建为导向,引导基层党组织提升自我形象,赢得群众认同,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