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64期(总第395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民族地区常态化教研之我见
■凉山州布拖县民族小学 兰景莲
强师计划·四川探索《教育导报》2024年第64期(总第3959期) 导报三版

近年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备受关注。然而,要提升办学品质、实现跨越式追赶,管理是基础、教研是保障。受地域、历史、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教研比较薄弱,原因在于教师教研意识薄弱、缺乏专业自信,教研活动常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笔者认为,民族地区教育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建立起常态化教研机制,以机制激活教师、以机制带动教研从点到面地开展起来,稳步提高教研质量,让教育高质量发展。

首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主题教研。问题就是课题,问题就是研究的着力点。哪些方面的教学存在问题,就进行分类探究,让骨干教师分享经验,逐一做课例和理论讲座,让老师们获得系统的、实用的教学策略。但是,主题教研不应该就此罢手,更不能理想化地认为这就通关了,关键还得进课堂、看常态,督促老师在实践中学以致用。一所学校教研做得怎么样,不能靠简单照搬“高大上”的理论,靠的是因地制宜、落地生根的实践。

其次,加强常规管理,坚持做好常态化教研。一方面,要让常规管理真正“常态”起来。在民族地区,有部分学校的常规管理存在“讲人情、讲面子,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部分教师教研动力不足,存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现象。学校对教师的“六认真”必须明确要求和评价方式,严格执行,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和教风,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质。另一方面,要让教学研讨成为常态。教研仅仅靠一学期一次主题教研,力度显然不够,不能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必须实现教研工作常态化。教师要坚持分析教学现状,研讨教学方法,观摩课堂教学,反思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常态化的方法包括:师徒结对,平时相互听课、探讨;行政人员和学科骨干推门听课或者约课,进行现场指导;随时对教学和教研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学校管理层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常态,对薄弱班级持续跟进,不让一个班级掉队。

必须明确,教师的教学和教研都不能“孤军奋战”。哪位老师要上公开课、竞赛课,得有老教师指导、有团队协作,通过磨课,发现不足、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学设计。互通、互动、互助,走出闭门造车的个人局限,是实现教研常态化的基本路径。

再次,提倡做课题、写论文,促进教研常态化发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促进教研的常态化。做课题是实践,写论文是提炼,学校鼓励和支持老师写论文、做课题,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研成果需要总结和推广,才能发挥辐射作用。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做课题、写论文一定要警惕“假大空”,要规避“做课题悄无声息”“过程资料闭门造车”“结题证书到手万事大吉”等现象。伪课题、伪论文是教育的乱象,功利主义的课题和论文对教研的促进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加大对课题和论文真实性的监督,规范认证程序,加大实地考察和群众访谈的力度。

最后,着力培养学科骨干,重点培养教研新秀。一是狠抓年级组、学科组教研活动。学校要注意师资的均衡搭配,让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年级都有教研骨干,年级组坚持搞好集体备课、循环上课和循环听课,要关注优质课的打磨,更要关注常态课的质量,常态课最能反映出老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状态。二是培养教研新秀。教研骨干少了,难免顾不周全,增加梯队,发散式培养,让教研的点位不断叠加,才能实现整体提升。特别要让中青年教师走出去,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实现快速成长。外出学习的老师,还要把所学带回来分享和示范,扩大学习效益。三是打造学习型、研究型队伍。学校要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保障教研经费,调动教师教研积极性,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探索教研的有效路径,贵在持之以恒。常态化教研不是负担、而是需求,希望民族地区教育在常态化教研机制的保障下,如高原的鲜花,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观察蒲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