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72期(总第396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论新教材的教学意蕴
■许大成
《教育导报》2024年第72期(总第3967期) 导报三版
编者按

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将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首先在起始年级使用,三年内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如何在新时代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新教材,培养时代新人——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回答好的重大课题。本报特约请部分专家、教师围绕新教材发表看法、提供策略和思考,敬请关注。

孩子能有什么样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学习的教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为教材建设标定方向、擘画路径。今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全面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新理念,小课本,大未来。如何走出轻车熟路的教学舒适区,在读新、读全、读深、读透过程中,真正体悟新教材的功能和价值,进而用新教材开启新课堂,用新课堂照亮孩子未来,已成为亟待破解的热点话题。

一、从教材与课标的关系看,新教材遵循课程标准,是体悟教学的引领性文本。

拿到新教材后,有的教师对“新”感觉不明显。一位语文教师曾“如释重负”地说,新课本虽然添加了新课文,但大多数课文还是旧课本中的。所谓“新”,不过是把课文从这个模块挪到那个模块。这位老师的认识很有代表性,其片面性也显而易见。如何看待教材的“新”,我们需要走出“跟着感觉走”的肤浅和琐碎,自觉用课标精神武装自己。以“课程内容”为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科的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要“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

从课标可以看出,新教材的本质,不仅是新在材料,更多是新在理念,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研读新教材,就是要遵循课程标准的指引,把“为发展素养而编”的教材思路转化为“为发展素养而教”的教学思路。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用“观点”整合“知识点”。观点是知识点的灵魂和统率,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教学既要基于知识点,又要防止沦为知识点的灌输和堆积,努力提升到观点层面的启迪和对话。其次,在组织形式上,坚持以“单元”统领“单课”。教师要树立整体化教学的理念,通过实施大单元教学,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知识处理方式,努力把结构化的课程内容教给学生。最后,在教学设计上,坚持用“主题”引导“问题”。加强问题的主题化、系统化设计,努力追求问有灵魂、问有聚焦、问有序列,从不同的维度和层面服务于主题或议题的探索和解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高效学习。

二、从教材内容构成的关系看,新教材优化资源组合,是聚焦素养的规范性文本。

国家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具有权威性、典范性和规范性,是我们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精心揣摩的“范本”。

怎样读好新教材这一范本呢?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王世伟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在研读使用教材方面,我们需要经历一个从低到高拾级而上的五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主要关注“教科书包含了什么元素”,读出教材的平面感。第二重境界:主要思考“教科书的难重点是什么”,读出教材的立体感。第三重境界:主要关注“教科书内容如何组织和整合”,读出教材的整体感。第四重境界:主要关注“教科书想让学生相信什么、践行什么”,读出教材的价值感。第五重境界:主要关注“教科书是在什么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读出教材编写的创新感。

我们不妨以第一重境界为例。教师在备课时,常常重视教材中的知识,轻视教材中的例子,对教材中包含的知识点,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对诸如情境、问题、引文、案例和图片等辅助性内容,就处理得比较草率和随意。但是,教材设计这些内容也是有明确意图的。就个别材料来说,它具有代表性;就整体安排看,它具有结构性。它们不仅是新教材的有机组成,更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支撑。用好这些内容,既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践行,又是提升新教材使用效益的必要保证。

三、从教材与生活的关系看,新教材面向现实生活,是“不断生成”的开放性文本。

新教材编写中,要处理好教材统一性和学生需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材稳定性与生活变化性的矛盾。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既不能舍本逐末地放弃教材,把“创新”误解为“任性”,又不能把教材的“规范”异化为“就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坚持“被动”和“主动”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遵循”与“超越”的统一,努力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内,以新教材为母本,遴选与整合教学资源,发挥课程开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在“为何开发”上,要克服“不用教材就是创新”的认识误区和实践偏差,自觉让课程开发基于课程标准,遵循学科本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通过课程开发,使情境更加走近学生、贴近生活、靠近时代,更有助于丰富学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在“如何开发”上,自觉遵循两条基本路径:一种是空无课程的添加,另一种是已有课程的校本化改造。通过创新情境材料、改编情境材料、设置附加问题等多种方式,使新教材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从教材与学生的关系看,新教材重塑学生形象,是“学习变革”的指导性文本。

任何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都有“学生应成为什么样的学习者”的形象期待。课程方案在“教材编写”部分明确指出,要“加强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这意味着,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不是把学生当成“硬灌”的容器,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成为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知行统一的学习者。因此,教师要更新理念,发挥新教材对学生形象设计的引导功能,切实在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品质上下一番功夫。

首先,要坚守教育常识。杜威说:“教育不是一件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上无人不违反。”叶澜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个体的活动就谈不上任何发展。”其次,要守住使用底线。克服“偷工减料”的不良习惯,不要走捷径,一味求快,把新教材中需要探究的内容“改造”成结论性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第三,要坚持学科实践。自觉用好新教材中的情境问题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以学科的方式开展学习,在真实情景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要深入挖掘新教材的教学意蕴,需要我们中小学老师以研究的姿态开展一系列行动,包括潜心研读和主动培训,包括探究性实践和系统性反思。虽然过程充满了“上下求索”的迷茫与艰辛,但结果必然是“豁然开朗”的领悟与喜悦。它能开启我们的课程视界,让我们“看见”新教材的精髓与价值,更能创新我们的课程实践,让我们在立德树人的召唤下奔赴更加美好的教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