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6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到成为“大先生”,再到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师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养分和根本遵循。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在回答“强国建设、工大何为”时代命题中践行教育家精神,推动职业技术大学高质量发展。
着眼强国“大视野”,彰显教育家精神。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位于中国重装之都德阳,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四川省首所公办职业本科大学。党旗所指就是学校前行的方向,学校牢记党的嘱托,传承红色基因,以“扎根西部、开放创新、服务重装、报效祖国”为核心文化理念,党旗辉映学校职教惠民之路、照耀重装工匠报国梦想。学校着眼强国“大视野”,构建“党建+”的立德树人格局,赋能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一代代工大人不忘初心、彰显教育家精神、报效祖国,从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成套设备,到以 C919、四代军机为代表的航空模锻件的制造,续写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传奇。
涵育时代“大先生”,弘扬教育家精神。强教必先强师,学校围绕“教师全面发展”主线,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破“五唯”立“多维”,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周期,重塑教师成长新生态,着力涵育为学、为事、为人的时代“大先生”。一是建章立制谋长效。学校设立“永好教师育人奖”,修订《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职称评审办法》《专任教师轮岗锻炼管理办法》等,激发教师活力。二是提升队伍建设支撑力。凸显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特点,推行“平台聚‘双师’、项目融‘双师’、机制强‘双师’”,通过企业顶岗、挂职锻炼、校内轮岗等形式,锻造大国工匠培养之师。三是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推优评先、绩效分配、学历提升等环节强化措施,完善机制,通过政策“组合拳”,引人才、储后备、抓关键,让学校成为教师大有作为的热土,成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沃土。近年来,学校引进526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建成国家、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特等奖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8人,四川省最美教师团队1个,四川省最美教师、“四有”好老师1人。学校获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构建育人“大格局”,践行教育家精神。学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践行教育家精神,以高水平师资支撑高质量育人生态,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聚焦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构建育人“大格局”。一是聚合优势建平台。先后与中国二重、中国航发北京航材院等共建航空材料检测、高温合金切削、工业机器人、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和四川省丘区山区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6个技术创新平台,会聚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180人;“大国工匠”“四川工匠”牵头,校企联合组建26支“能工巧匠”培养团队。二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的产业对接机制,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现教师进入平台、学生进入项目、教学进入现场的“三进入”和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更新对接产业技术进步的“三对接”,形成了“‘双师’融合、全程协同、三阶递进:培养‘国之重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模式。三是培育立德树人品牌项目。实施“辅导员+学业导师+专业教师”制,建立技能学分积累转换机制;打造示范“金课”,办好“能工巧匠”和“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班;以“大思政课”建设为牵引,根植产业报国情怀,建设“国之重器”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大国工匠”进校园、产业导师进专业、优秀校友进课堂。
在65年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改革先锋”刘永好,“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大国工匠”培育对象何波,“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8万吨模锻压机首操手叶林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新征程上,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推动教育家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加强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模式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倾情书写职业技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