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09期(总第400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做“助兴”的父母
■张炎琴
《教育导报》2024年第109期(总第4004期) 导报三版

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门口,家长们陆续送孩子上学。一位母亲一脸无奈地向我倾诉:“张老师,这孩子最近回家老是闷声不响,也不跟我说话,以前可不是这样,回家像只叽叽喳喳的小鸟。”

我小心地问道:“是不是孩子跟你说了些什么,你没有答应,或者回应的方式不太恰当呢?”家长恍然大悟,说:“她周末想去游乐场玩,我没有答应,我说要带她回外婆家,估计孩子为此生我的气了。”我微笑着说:“这两件事又不冲突,咱们得做个‘助兴’的父母呀!”家长听后,连连点头,表示周末一定带孩子去游乐场。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会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时不时会做“扫兴”的人,时常会忽略对孩子的情感回馈,把“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挂在嘴边,有时还会输出“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要听话”的错误育儿观念,这些都是无处不在的“扫兴”。其实在孩子的心中,吃和玩是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事情。如果家长能满足他们的小心愿,陪伴他们,这就是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生活。

在女儿的成长之路上,我一直努力做一个“助兴”的妈妈。记得在女儿读幼儿园时,我时常会跟女儿说,周末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女儿总是很开心。她在小学时参加声乐比赛获得一等奖,她兴奋地跑回家分享,我笑着说:“宝贝,你真棒!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和才华。我为你感到骄傲。”听到夸奖,女儿更自信了。上初中时,女儿对科学实验充满兴趣,但有次她在实验课上失败了。回家后,她闷闷不乐。我说:“宝贝,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我看到你努力尝试的过程,这比结果更重要。下次你会做得更好!”有了我的鼓励,女儿重新振作,后来她在科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的理解和鼓励成为了女儿成长道路上的助力,让她能够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助兴”是一种正向反馈。父母应通过倾听、观察和交流,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多鼓励孩子、多认可孩子、多表扬孩子、多理解支持孩子,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这样,我们不仅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还能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

我们要做“助兴”的父母,用自己的爱和智慧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让孩子在其中自由生长。让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能保持纯真与善良,勇往直前。而我们也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收获无尽的喜悦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