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09期(总第400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向孩子说声“对不起”
■王锋
《教育导报》2024年第109期(总第4004期) 导报三版

女儿刚上中学,一天,数学单元测试的成绩出来了,老师将批改过的试卷和分数一并拍照私信发给了我,试卷上鲜红的数字格外刺眼,让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本来平静的内心被丢入了一颗石头,瞬时激荡起了层层涟漪。

虽然,我平日里学习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偶尔还会安慰身边一些与孩子发生矛盾的家长。但是,当事情发生在我的头上,我的内心还是充满了焦虑和急躁。经过了一天的思想斗争,我的情绪才得以平复。我的脑海中臆想着各种孩子回家以后与我发生激烈言语冲突和争执的场景,不断思考我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煎熬地等到了傍晚6点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站在朝向路口的窗前,看着女儿背着沉重的书包半佝偻着背,缓缓地推着自行车,像一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进入了小区的大门,我莫名地有些心疼。

“嘎吱”一声,家门被打开,女儿走了进来。

“妈妈,我回来了。”女儿发出疲累、嘶哑的声音。

“嗯!”我按捺着心中的不安。

“妈妈,我想跟你说一件事情。”女儿一副愧疚的样子。

“说什么?你的数学成绩吗?老师已经发给我了。”一整天的情绪安抚化为灰烬,我还是没有按捺住。

我以为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就要发生了,女儿却态度大变,向我赔礼道歉:“妈妈,对不起!这次的数学考试我失误了,考试成绩很糟糕,但是请你们相信我,我一定会努力的。我已经长大了,你和爸爸一直是我努力的底气和动力。”

我整个人瞬间“凝固”了。白天,我幻想的各种场景,都是我们之间发生冲突的场面,而且双方都语气强硬,眼前这个场景我怎么都没有料想到。看来女儿真的长大了,她的真诚和觉悟让我的莫名怒火瞬间转变为羞愧。

“对不起,女儿!今天,老师给我发了你的试卷和分数,妈妈内心起伏了一整天,甚至觉得我们一定会因为成绩发生很大的争执。可是,从你的言语里,妈妈感受到你真的已经长大了,你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了。”我不自觉地拉住了女儿的手,温和地对她说,“成绩是暂时的,妈妈相信你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自己……”

“妈妈,是我不够勤奋。但只要我在爸爸妈妈身边,我就觉得很幸福。妈妈,你相信我,我真的会努力变好的。我计划重新安排时间,晚上早一些睡,让白天更有精神;每天做5道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妈妈,你相信我吗?”女儿问我,她的诚恳让我内心感动。

“孩子,妈妈相信你可以的!”我坚定地给予回应。

我想象的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为自己一整天的主观猜测而感到羞愧不已……

心理学家乔伊斯·布拉泽斯曾说过,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父母应放下过度担心,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信任,培养孩子的自省、独立能力,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保持乐观的态度,有办法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相比一次考试的成绩,这或许才是孩子更强大的成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