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学习以外的事情兴致勃勃,学习却毫无动力。”“现在不是孩子求学,是我求着孩子学。”“起床上学全靠催,作业完成全靠盯。”这是很多家长督促孩子学习时的心理写照。对此,四川师范大学脑与心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四川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兴旺表示,没有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父母做得再多都是越俎代庖。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缺乏学习动力,我们又该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呢?
内部动机
唤醒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而学习?通常会得到以下答案:“学习成绩好了,妈妈会奖励我。”“如果考得不好,爸爸会骂我。”“学习好能证明我有能力,还能当班干部。”……对于学习,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需求点,那么,哪种动机最能促进孩子学习呢?
胡兴旺表示,学习动机可以根据个体更看重外部奖赏,还是自我体验,划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即较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源于对惩罚的规避、取悦他人的愿望或赢得同伴地位的追求;内部动机则源自个体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主感和创造力,是个体为了满足自身内在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力。
在他看来,学习属于高级需求,只有在底层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等得到满足后,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才会浮现。因此,唤醒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前提在于先满足其他底层需求。
“对孩子而言,归属感尤为重要。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理解、被认可时,他们的归属感会得到充分满足,从而确信父母对他们的爱。在这种状态下,孩子会努力保持最佳状态,包括主动学习。”胡兴旺说。
例如,一个平时成绩不佳的孩子突然在某次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满心欢喜地回家与父母分享这份喜悦。此时,父母会如何应对呢?“取得一点成绩就洋洋得意,不要下次考试又考砸了。”尽管内心高兴,但一些父母仍会严肃地提醒孩子不要骄傲自满,以免下次考试成绩下滑。
“家长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希望孩子能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回归平均值’现象。”胡兴旺提醒家长,无论孩子这次考试是超常发挥,还是发挥失常,下一次的考试成绩大概率会回归到他们的正常水平。如果父母忍不住对孩子表达担忧,用言语打击他们,可能会破坏他们的归属感。孩子会破罐子破摔地认为:“反正我怎么努力,你们都不会满意,我学起来也没什么意思,算了,不学了。”
“归属感的缺失会让孩子缺乏自我驱动力。因此,我们应避免打压式教育,多给孩子正向的鼓励和认可。”胡兴旺举例,比如“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件事”“你在这方面做得很棒,真为你骄傲”等。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家人接纳和包容的,并且,这份接纳和包容并不是因为分数。这样,孩子才有信心面对下一次的挑战。
外部动机
“助推器”还是“绊脚石”?
为了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有些家长采用物质奖励,但又担心孩子的“动机不纯”,偏离教育的真正目的;物质奖励刚开始还有点作用,但时间长了,就失去了吸引力,孩子又回到最初的被动状态。……“很多人将外部动机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其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导致很多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不知所措。”谈到外部动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奖励和惩罚,胡兴旺认为需要正确看待。在他看来,外部动机并非一无是处,更不是摧毁内部动机的“利器”,相反,它能够在提供反馈、激发兴趣以及促进新技能或知识的获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胡兴旺表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可能无法理解学习的意义,此时来自外部的奖励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奖励可以作为“助推器”,帮助孩子启动学习机制,并逐渐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他进一步解释说,当外部动机以一种支持性的、非压迫的方式存在时,有可能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比如,孩子因为喜欢画画而画画,这是内部动机的体现;如果父母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孩子觉得画画被认可、有价值,且这种奖励不会给孩子带来压力,那么,孩子可能会更加享受画画的过程。
此外,在外部动机引发内部动机的过程中,孩子还会接收到来自各方面的积极反馈。比如同学的赞赏、老师的肯定,以及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等。这些反馈会进一步增强孩子的内部动机,使其更加热爱学习并愿意持续投入其中。
“如果孩子原本有内部动机,但外部动机过于强烈或者变成了控制性的因素,就会削弱甚至破坏孩子的内部动机。”胡兴旺说。比如,孩子喜欢写作,但如果父母一直催着、逼着孩子写,还对其作品指手画脚,孩子可能慢慢就不喜欢写作了。“外部动机不伤害内部动机的前提是,把奖励当作对付出的认可,而非激励手段。”胡兴旺表示,“如果你能考100分就可以获得一辆新自行车”和“这次考试进步很大,为了认可你付出的努力,给你买一辆新自行车”,这两种说法存在很大差异。前者采用控制的手段激励孩子,一旦外部奖励消失或失去吸引力,孩子的学习动力也会随之减弱。
此外,单纯或过度依赖外部动机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感到焦虑,也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胡兴旺提醒家长,在利用外部动机的同时,必须注重其内化过程,特别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外部奖励应该逐渐转变为更有意义的精神奖励和肯定,以激发孩子对学习本身的热爱和兴趣。
逐步放权
训练孩子的自主能力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父母通常扮演催促者的角色,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掌控感’。”胡兴旺表示,当学习成为父母安排的任务时,孩子很难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自然也难以全力以赴。
但一提到给孩子放权,一些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会放飞自我、局面失控、麻烦加倍等负面情境。的确,有些父母尝试过让孩子自行决定作业和学习计划,结果却发现孩子根本没有独自规划和完成的能力。更麻烦的是,家长还要承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问题。不得已,给出去的权利只好再收回来,还要感叹一句:能够放权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不管不行。
“正是因为父母不相信孩子有自主决策的能力,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行为管控过多,造成彼此间行为关系的失衡。而不讲求方法的放权,更加剧了双方的认知矛盾。”胡兴旺举例,父母说:“行了,我不管你了,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而等孩子真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时,父母又会跳出来训斥:“你作业写完没?没写完就看电视?”结果当然是引发亲子矛盾。
“因此,当孩子的决策能力尚不成熟时,父母不能一开始就完全放权。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范围,让孩子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决定。”胡兴旺说。例如,父母可以说:“你是先做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你自己决定。”
在让孩子做选择时,胡兴旺提醒父母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确保选项的内容是父母认可的,千万不要等孩子做了选择,父母又提出异议;二是在引导句式后加上“你自己决定”,让孩子感受到这是自己的选择,从而更加认真地执行。
“通过逐步放权的方式,父母可以训练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决策能力。当这些能力得到提高后,父母再充分放权。但是,放权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手不管。父母可以转变引导方式,比如,从选择式提问转变为启发式提问。”胡兴旺举例,当孩子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时,父母可以说:“谢谢你告诉我们你真实的想法,你有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提问,让孩子产生自主思考的过程,自主寻找解决方法;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倾听的。“当孩子认为自己可以做主,会更有责任感,更愿意付出努力。”胡兴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