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115期(总第4010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联体”如何建?如何联?
精准发力 “联”而有道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2024年第115期(总第4010期) 导报一版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土壤,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建立是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机制。那么,怎么建设“教联体”?如何建好“教联体”?“教联体”怎样更好地联通各方力量,围绕学生成长建立起广泛的联结?近日,在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承办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展示暨“教联体”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魏军通过剖析政策背景和协同育人工作的重难点,对“教联体”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细化工作机制

有效联动破解育人难题

“教联体”的建设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这就需要回答好“人才培养如何在服务国家需要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个人发展、健康成长”这一问题。魏军认为,要回答好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从单纯的知识导向转变为能力、素养导向,坚持五育并举,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保证全面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果教育仍过于强调分数和升学指标,所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容易被机器替代。因此,魏军认为,要将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融合,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构建全面、丰富的知识体系。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评价、批判和创造的能力,沟通交往、团队协作的能力等难以“量化”的能力,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协同互助的系统性工程。家庭在品德、习惯的培养方面至关重要;学校则是学生习得知识、树立理想的主要场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

建设“教联体”就是为了加强和提升协同育人水平,进一步明确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以及各资源单位的职责,针对具体问题,建立不同的工作机制,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协同育人并非为了协同而协同,而是为了育人而协同。”魏军说。

例如,一些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亚健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甚至影响了职业选择与未来发展。针对类似具体问题,“教联体”应如何形成良好合力?魏军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各校可以先对育人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症结所在,寻找破解策略。同时,政府应整理资源清单,对现有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摸排,以便更好地统筹运用,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支持与帮助。

针对“作业问题”,可以采取“作业熔断机制”;针对“休学、复学问题”,可以建立“家—校—医联动机制”;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提升问题”,可以组建“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学堂”……不同问题涉及不同资源的整合,因此,“教联体”的建设需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机制,通过各方有效联动解决实际问题。

厘清权责边界

多方合力提升育人效果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明确指出“‘教联体’是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对此,魏军表示:“‘教联体’工作需要由学校主导,重在政府统筹,实现‘自下而上’与‘从上至下’的双结合。”

落实到具体育人活动中,学校更加了解育人方向,应由学校承担活动的筹划与教学的组织,支持与统筹工作则可以由政府完成。如学校在举办研学活动或春秋游活动时,联系、对接工作不一定能顺利进行,有时还会受到较多限制。此时由政府出面协调、提供资源和条件保障,既可以提高活动组织效率,也可以减轻学校压力。

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能有效促进育人活动的开展,集多方合力提升育人效果。不过,“谁负责”是“教联体”建设过程中,各教育主体共同关心的问题。无论是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健康问题,还是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当出现状况或产生分歧时,各教育主体应当如何划分责任,明确权利边界?

魏军指出,“教联体”建设中,不能让学校的责任“无限扩大”,需在厘清具体权责边界的同时,建立责任共担机制。家校社良好协商,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助力。

在资源利用与协调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多级家委会,充分调动家长资源,让家长积极参与育人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与教育理念的互通;政府可以对各级部门提出教育责任要求,便于学校与社区、公共服务机构等展开合作,形成互助互利的共赢模式。

“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协同育人、五育并举工作的实际效果。”魏军指出,破除“唯分数论”“唯升学论”,需要自上而下地转变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上级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与要求,影响着学校对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以成绩论成效,会使素质教育沦为形式。网络舆论环境也对教育观念有着较大影响,在规范教育自媒体内容创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家长建立合理预期,避免盲目“内卷”和过度焦虑。家长应更多关注孩子志趣的培养,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更牢固的心理支持。

借力人工智能

因地制宜突破教育困局

教育需因材施教,“教联体”的建设也需因地制宜、发挥特色。魏军指出,不同地区的情况各异,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通过特色活动突破教育困局。许多区域、学校已经在过往的探索中,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经验,应进一步对优秀案例进行汇总与分享,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形成新模式。

魏军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展开介绍。门头沟区充分利用山区的生态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并将研学路线汇集成册进行分享,研学内容包括绘制地图、介绍景点、探究相关问题等。“教联体”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下,为各学校提供支持,让各学校以“研学手册”为参考开展研学活动。学生可以在不同课题研究中,了解当地的生态特色、地形结构、植物生长特点等。

“教联体”建设意在更好地赋能全社会育人,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应尽量避免增加各方教育主体及学生的负担。魏军认为,建立运转顺畅的线上平台机制,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教育,能够助力减负增效,更好地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将“教联体”所联动的资源汇聚在统一平台上,便于各方随时获取资源,直接联系沟通,使协作更便捷、更高效。

具体而言,家长使用数字化平台,可以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学习情况,学校的作业布置、假期通知,还可以查询教育资讯、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与孩子一起报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学校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获取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教育资源,发布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与研学活动,寻找适于合作的社会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还可以引入专家资源,建立一体化咨询流程,提供家庭教育或心理咨询服务,针对共性、常见问题,提供线上课程、讲座。

魏军表示,当前,已有部分面向学生家长的 AI咨询师产品以及基于 AI模型构建的心理咨询平台,借助人工智能为用户量身定制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缓解教育资源紧缺问题,以人机智能协同的方式辅助专家咨询,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在平台使用中,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地区的家庭教育问题,针对现阶段工作的痛点、难点,为各地各校提供必要的支持,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教联体”的建设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