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对相关政策的理解,推进落实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江嵩结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为各地如何推动“教联体”建设指明了方向。
提高政治站位,凝聚育人合力
“教联体”的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及国家的未来发展紧密相连。相关教育主体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教联体”建设,不断推动各方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形成强大合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教联体”建设落地落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创新育人机制,探索地方模式
在育人机制的构建中,各实验区需要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联体”共育机制。建议在政府统筹下,教育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制定地方方案,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研究推动工作落实。同时,学校需要基于育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整理育人需求,提交育人清单,与相关部门做好协同,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搭建共享平台,加强成果交流
搭建共享平台是“教联体”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议各实验区、各行政部门、校长、教师等定期召开会议,多主体共同参加,推进各实验区互建互学、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重视优质协同育人教育资源的汇聚,召开校长、教师、家长等主体参加的专家组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实验区协同育人能力。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