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假日的黄昏,我带女儿去散步,途经女儿学校时,我们被校内的种植园吸引了。女儿兴奋地拉着我的手,指着种植园说:“妈妈,你看那片绿油油的青菜,还有旁边的葱、西红柿和黄瓜,长得真新鲜。尤其是黄瓜,水灵灵的,看起来好诱人呀!”这时,她看到有一根嫩绿的黄瓜藏在叶子后面,探出栅栏外,于是,踮起脚尖,伸出小手去摘。我连忙制止道:“不可以!”
女儿的脸上露出不悦,嘴里振振有词:“这是我们学校的黄瓜,我是学校的学生,享有摘黄瓜、吃黄瓜的权利。”我严厉地反驳道:“学校是个有秩序的场所。如果所有学生都有这种想法,今天你摘,明天他也摘,那种植园的蔬菜很快就被摘完了。”听了我的话,女儿不服气地噘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我很气恼,女儿怎么会这么不自觉,想私自摘下不属于自己的黄瓜。这下,散步带来的好心情随风飘散,我们沉默不语,各自踢着脚下的小石子。
看着闷闷不乐的女儿,我脑海中忽然闪现出她儿时读过的一本书,决定利用书中的内容因势利导。我拉着她坐到台阶上,耐心地对她说:“孩子,还记得你3岁时很爱读的绘本故事吗?叫《随便拿别人东西可不行》。故事的主人公叫大卫,当他看到好朋友的超人玩具时,犹豫再三,还是拿走了,放进一个藏宝箱里。你当时看到这儿还问我,大卫这样做不是小偷吗?”听了我的话,女儿不自然地笑了笑:“我那会儿真是这么说的?”
“当然了。”我微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后来,大卫心爱的自行车被偷,他很难过,这才意识到,未经允许就拿走别人的东西,别人肯定也很难过。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会让自己感到不安和愧疚。于是,他将藏宝箱里的东西一一还了回去。”接着,我又给女儿讲了“许衡不食梨”的故事,女儿听得津津有味,似乎有所领悟。
我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趁势说:“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物品,做一个——”
“做一个遵守道德准则的好孩子。”女儿抢先说,“妈妈,我懂了!我不会摘下学校的黄瓜。”微风拂过,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我立刻为女儿的态度点赞。
女儿冲我笑了笑,我们手牵手继续前行,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的身上,也洒进了我们的心里。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身作则,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认清界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