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38期(总第4053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共读时光的“额外奖赏”
■包阳炀
《教育导报》2025年第38期(总第4053期) 导报二版

4月9日,我们班终于等来了“腾讯公益平台爱心伙伴”捐赠的四年级整本书共读行动包。这份期盼了近8个月的“礼物”,不仅是一份惊喜,更是对我们4年阅读之路的温暖回应。这4年,我们用阅读浇灌彼此的成长,在书海里收获了无数珍贵的瞬间。

当我和几位学生抱着70多本书走进教室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仿佛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挚友。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大家放下手中的事,眼神里满是渴望。我问他们:“还记得读《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时,我们聊过的‘额外的奖赏’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做一件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因为这件事获得的东西,就是‘额外的奖赏’。”我点点头说:“没错,我们坚持阅读、分享想法,这些珍贵时刻被大家看到了,所以才会收到这份捐赠,让我们能读更多好书。”孩子们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这反应,和我当初收到捐赠信息时一模一样。

在这间教室里,总能看到逸宸捧着书,时而皱眉思考,时而瞪大眼睛沉浸其中,下次再见他,手里又换了一本新书;图书角也总是挤满了人,孩子们在书的世界里,变成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书,是如何成为他们的朋友、成为我们共同话题的呢?这背后藏着太多动人的故事。

从二年级起,我就带着学生积极开展共读活动。记得共读绘本《湿地的秘密》时,我提出一个特别的要求:这本书要和爸爸一起读。安安立刻举手,着急地说:“包老师,我爸爸很忙很忙的。”我坚持道:“再忙也有吃饭、睡觉的时间,就能和你一起读书。”没想到,下班后,我就收到了安安妈妈发来的视频。视频里,安安和爸爸你一句我一句,读得十分投入。我还纳闷:“这不挺有时间的嘛?”可安安妈妈的话让我愧疚又感动。原来,安安没夸大,安安爸爸确实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紧巴巴的,但是因为“老师的话比天大”,安安一放学就缠着爸爸完成阅读任务。安安妈妈说:“也得感谢阅读,让爸爸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这样的画面太难得了。”这本小小的绘本,提醒着爸爸们:孩子需要的陪伴,或许从共读一本书就能开始。

这次共读之后,我收到了许多家长的留言:以澈家长说,和孩子共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铖熙家长说,对“湿地”有了清晰的画面感;亦衡家长感慨美景就在身边;叶萱家长则惊喜于孩子从书中获得的知识。阅读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这不就是最美好的“额外奖赏”吗?

因为长期的热爱与坚持,家长们不用动员,就全力支持班级共读。他们不仅带着孩子积极参与,还邀请亲朋好友家的孩子加入线上的“一块儿阅读”,自己也沉浸其中。上一个寒假,我们共读了6本书,家长们既是监督者,更是陪伴者。一位家长和我分享,今天儿子说:“我的‘青鸟’是每天能和包老师一起阅读,交谈每本书的好坏、细节与收获。”读到这段话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原来,阅读就是我们共同的“青鸟”,是我和这群孩子、家长之间最美好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