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带来了许多机遇,如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和共享化,教师通过人工智能协助课堂教学,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等方面的改变。处于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期,教师应该何去何从?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教师角色要转变。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领域的知识讲授和知识传递任务将逐步由人工智能承担,至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测验评分等,这些工作慢慢由 AI辅助完成,有的 AI甚至比教师完成得更快速、更精准、更高效。 AI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提升学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然而,教育是一份人与人相互影响的工作,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授业、解惑这两项教师的基本职能可能被 AI取代,唯有“传道”这件事, AI却无法完成。这里的“道”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核心价值——人性关怀、价值观引领和创造力培养,是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取代的。只有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情感的共鸣、道德的感染、榜样的示范与关怀的体验。因此,教师不仅要会教书、上好课,更得会育人,注重培养学生习惯、引领学生价值观,注重学生心理、情感、人格发展,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
其次,教师要借助 AI技术辅助教学。随着人工智能运用,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若我们拥抱 AI,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构建出一套“ AI+教师”的协同教学模式,让教师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可以利用 AI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准备,当教师在 DeepSeek中输入:“帮我们编写某一课时的教学方案与设计课件。”几秒钟之后,一份包含教学重点、教学流程与练习设计的教案、课件也就出炉了,还可以利用 AI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但是,教师绝不能过度依赖 AI,更不能让 AI代替教师思考与“传道”。因为无论是 AI生成的教案、课件,还是人工智能设计的练习流程,与课堂实际教学都会有偏差,所以,我们对 AI生成的教案、课件以及练习,必须进行修改与完善,让它更加实用、更加有效。 AI只是教育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要学会用 AI协助教学与辅导,用 AI实施个性化的辅导与点评,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当前,教师除了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与先进经验之外,还需要主动学习 AI相关知识,具备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包括对人工智能重要概念、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了解 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将所学、所思、所感、所获应用于平时课堂教学,充分利用 AI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制定跨学科主题教学方案、开发学科教学资源,将 AI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面临转变,教师应着重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服务学生,扮演好课程的开发者、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引路人等角色,而不是只做一名“教书匠”。只有我们拥抱 AI技术,有了辨别和应用的能力,才能发挥 AI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