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9期(总第4024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旅行的意义
■罗民燕
《教育导报》2025年第9期(总第4024期) 导报四版

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去过多少地方、拍下多少张照片,而是体验了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后,我们遇见了全新的自己。

我的儿子是个典型的理科男,即便才上小学五年级,已明显感觉到他对数字的热爱。但对英语,他尤其不喜欢。

细细追问后,我才知道,原来他的英语老师为了提高大家的成绩,隔三岔五利用课余时间来抽背他们单词。若是过关了,就皆大欢喜;若是没背出来,免不了一顿批评。由此,儿子对这一学科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尽管我想方设法让他尝试着去理解老师的初衷,可收效甚微,他依旧故我。

去年8月底,我带儿子去了一趟马尔代夫。碧海蓝天、异域风情,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旅行,为他开启了认知世界的另一扇窗。

为了锻炼他的独立能力,从机场开始,我就让他自己办理登机牌、托运行李、过边防海关。一路下来,都极为顺畅,他小小的内心世界,无比自豪。然而,在游玩过程中,他遇到了障碍。儿子想跟着船家去浮潜,我让他尝试着自己去沟通。可他无可奈何地看着我,眼神里写满了无助:“妈妈,我不知道这些话用英语怎么说。”我赶忙上前,用流利的英语帮他完成了沟通,他得以如愿以偿。

有一天晚餐时,儿子觉得饮料很好喝,想再来一杯。我想,这也许是让孩子学习的好时机,于是,鼓励他对服务员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乌黑的眼珠子转了好几圈,还是卡壳了,最后,又无奈地把目光投向我。这一次,我没直接帮他翻译,而是把需要用到的几个单词都教了他一遍,然后再让他学着表达出来。几经尝试,儿子终于让服务员明白了他的意思。此时,他憋得通红的脸蛋上,涌起了小小的得意之色。

我逮住机会表扬道:“哇,你真厉害,能自己和外国人沟通了。”

他有些羞愧地说:“可是,我还是结结巴巴的。”

“那也很棒了,宝贝,至少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以后你的词汇量越大,沟通会更轻松自如,没有妈妈的帮助,自己也一定可以。”

“我真的可以吗?”他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一双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

“当然可以啦,相信自己,我也相信你。孩子,妈妈想告诉你,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应付老师,也不是为了试卷上的分数,而是要把它运用到生活中。你长大之后,旅行也好,工作也好,都会用到英语,它是一种语言,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明白这一点,你就知道自己学它的意义在哪里了。不仅仅是英语,我们学习其他知识也是一样,最终目的都是学以致用。”儿子双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半晌之后坚定地点点头。

旅行结束后,儿子回归学习生活,他不再排斥英语学科,每天早晨,他总是自觉地拿起英语课本大声朗读,不会的地方也来主动问我。

我想,对孩子而言,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乘坐过几次飞机、攀登过几座高山,而是在旅途中不断地认知世界,让自己从一个小小的“井底之蛙”,变得见多识广,在见过大海、人海之后,再次回归书海,重新遇见更广阔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