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女儿性格活泼开朗,在学校与同学相处融洽,交了很多好朋友,和我也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察觉到女儿的改变,是在她过生日的时候。早在一周之前,我就询问女儿想要什么生日礼物,生日那天想吃什么?相比于我的兴致勃勃,女儿的兴致却不那么高,只说:“到时候再说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过生日没必要搞得那么隆重。”
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吃过饭,女儿心事重重地对我说:“妈,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明天,我想邀请同学来家里过生日。”我毫不犹豫地点头:“好啊,热烈欢迎你的同学。”
看我爽快地答应,女儿笑起来,随即又补充道:“明天,你不用管我们……”我以为她是怕我们辛苦,忙笑着说:“没事,我们很乐意为你们服务。”女儿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回了房间。
第二天一早,我和爱人正要去超市“大采购”,却被女儿拦住了:“不用买了,我准备了一些菜,同学们也会带食材来,我们想自己做一桌生日宴。”“这怎么行!你们会做吗?况且,同学们来家里做客,怎么能让人家动手呢?”我连连摆手。女儿打断我的话,说:“妈妈,我们都商量好了,你就别操心了。”她声音不大,语气却很坚决,我心里泛起一阵说不清的失落,却还是勉强点了点头。
女儿的同学们陆续上门之后,就钻进厨房忙碌开了。虽然他们洗菜、切菜的动作不熟练,炒菜时也手忙脚乱,但每个人都很兴奋。好几次我试图进去帮忙,都被女儿赶了出来。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在厨房欢快地飞来飞去,而我却无法加入,有一些失落,甚至有种被女儿“抛弃”的委屈。
“别多愁善感了。孩子长大了,这不是好事吗?”爱人看出我的失落,坐在我身边说。我下意识回应道:“可是她不需要我了。”爱人笑起来:“怎么会呢?她只是多了新的需求,她需要同龄人的认同,需要自己的小圈子!”我转头,看到女儿与同学们在一起时的笑脸,那是一种属于青春的肆意与鲜活。
是呀,孩子长大了,除了我们为她构建的世界外,她又拥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小城堡”。城堡里有她的同伴、她的秘密,有独属于他们的语言和快乐。父母再爱孩子,也无法拥有打开城堡的钥匙。那么,何必非要闯入呢?不如就在孩子的“青春城堡”前止步,让他们在城堡里尽情地玩耍,而我们,只需站在城堡外,做她最坚实的后盾,就够了。
那顿晚饭,孩子们都吃得格外开心。饭后,女儿和同学钻进她的房间聊天,我笑着替他们关上了房门,心中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