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女儿幼年起,我便教导她要独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随着她步入高中,兴趣爱好也从唱歌、跳舞,转向了摄影、游泳和骑行——那些更需要独自规划、自主探索的领域。
那天,女儿骑车回来,熟练地将山地车停放妥当。她兴奋地说:“妈妈,我今天骑车去了好多地方,好开心!”我笑着附和,她却话锋一转:“妈妈,趁着放假,我想一个人去上海,带着车子在那儿骑行两天。”
我愣了一下,赶忙追问:“你一个人去?要不要让爸爸陪你?这车子这么重,拆装起来很麻烦,你能行吗?”女儿却格外自信:“我可以的!你帮我订个方便的酒店就好,车票我自己买。”我只得说:“你先别急,我和你爸爸商量一下。”见我仍没松口,她有些不高兴地上楼了。
晚上,我和老公说起这件事,语气里满是担忧。他却平静地说:“女儿长大了,上次我们从杭州市区骑到临安,她都坚持下来了。去上海问题不大,你别担心。”我还是不太放心:“要么你陪她去?一个女孩子独自出门,还要带着车子骑行,我不放心。”老公看出我的担忧,轻声安慰我:“孩子大了,不再是总跟在你身后的‘小尾巴’了。她想自己去看看世界,你得给她机会。至于拆装自行车,我回头让她再练几次,肯定没问题。”我仍有些犹豫,但最终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告诉女儿,我们同意她一个人去上海,但要求她在家庭群里分享自己的行程,每天给我们报平安。女儿开心得跳了起来,抱着我亲了又亲。
出发前一晚,女儿找出自行车的收纳袋,一点点将山地车拆成零件,动作虽不快,却有条不紊。拆完车,她又仔细将零件和工具装好,然后整理出换洗衣物、洗漱用品,装进一个大书包里。
出发那天,女儿不让我们送她去火车站,看着她穿着帅气的骑行服,肩上扛着装自行车的袋子,背上还背着鼓鼓的书包,却依旧脚步轻快地和我们挥手告别,我既担心又欣慰,原来她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有了奔赴远方的勇气。
女儿很懂事,一路上都在群里分享她的骑行经历,照片里,有她在上海街头骑行时拍的老洋房、路过小吃街买的美食,还有她灿烂的笑脸。
两天后,我去火车站接她,一路上女儿像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她骑行途中的收获,还从包里掏出给我买的礼物,还有上海的点心。骑行了两天,她晒黑了些,但依旧活力满满。看着她兴奋的模样,我突然明白,成长是给孩子空间,允许她独自去经历、去尝试。从幼儿园时让女儿自己选择衣服,到小学时让她自主决定兴趣班,到如今支持她独自去上海骑行,每一次“放手”,都是给她机会去证明自己。而作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学会放手是最该学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