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5期(总第377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管理”
■陈大伟
专家视角《教育导报》2023年第5期(总第3770期) 导报三版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摁下马的头让马喝水。”为什么摁下马的头,马也不喝水?因为此时无喝水的需要。假如马有了喝水的需要,不要你牵,它自己就向水奔过去了。曾经的校长经历告诉我:施展领导的魅力和温情也好,通过制度的奖励和惩处也好,使用文化的指导和牵引也好,最终都要看老师们是否有相关的需要。管理的根子在需要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学校要更好地实施校本研修,教师要更好地专业成长,都离不开对专业发展的需要管理。

一、需要管理的意蕴

引发思考需要管理,是因为笔者曾经有过的经历。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次行政会上,一位老教师前来表达希望能当“学校工会活动积极分子”的强烈愿望,一位副校长问:“你为什么这么在意这个荣誉?”他说:“我今年冬天就要退休了,工作了几十年,我连一张奖状都没有拿到过,我还是希望自己退休时能得一张奖状。”为了公正和公平,学校最终没能满足他的愿望。以此而言,笔者以为学校有责任尽早引导教师审视自己的需要,找准方向和定位,避免老师们在浑浑噩噩地工作几十年后,留下类似的遗憾和不甘。

简单地说,需要管理就是对“想要什么”的澄清、引导和满足,它既包括组织管理者对组织成员需要的管理,也包括每一个体对自我需要的管理。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个体对自我需要进行管理的表达。组织实施的需要管理,则是管理者有意识地引导组织成员认识自己的需要、确立自己的优先需要,并创造条件满足组织成员合理需要的过程。

需要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的行为由需要而驱动,但人对自己的需要未必都能清醒认识和恰当安排。以幸福为例,法国哲学家卢梭说:“人们总是愿意自己幸福,但人们并不总能看清楚幸福。”实施需要管理之所以可能,一是因为需要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主观反映,人不仅能对需要的对象和强度等进行控制、调节和转移,而且能够不断生产出新的需要;二是教师有认识和理解需要、调控和把握自己需要的能力,可以实施需要管理。

需要管理最终要通过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才能实现,领导的艺术在于引出有助于组织和个体结合的员工需要。教师的需要管理则是为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我与组织发展的契合点,通过自我和组织的共同努力,实现彼此的共同发展和最好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

二、需要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一)引导教师对自我需要进行审视和发现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审视生活是运用理性审视人生的终极需求,发现生活的意义和方向,以此调整生活态度和方式,过自己值得过的生活。

审视生活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自己的自觉,在《匆匆》中,朱自清审视过去,得出了“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的结论,在“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紧张和惶恐之后,他找到了未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不能“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赤裸裸地回去”,不能“白白走这一遭”,应该留下“痕迹”。二是由通过他人引发,价值澄清学派代表人物路易斯·拉思斯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说小时候养成了吮吸肘部衬衫袖子的坏习惯,是卡罗瑟斯老师一次俯身提问“路易斯,这是你最喜欢的姿势,是吗?”使他反省自己的惯常做法。这里,他人提问:“这样做对你有什么意义?”“这样的生活就是你想要的吗?”有了促进自我审视的价值。审视生活可能发现新的需要,比如朱自清发现了留下“痕迹”的生命需要;也可能放弃某些不必要的需要,比如拉思斯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吮吸衬衫”。

(二)引导需要,一起“织梦”

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体,人有各种不同的需要。需要管理在发现需要以后,还要比较“什么需要是最重要的?”“什么需要是最根本的?”……在此基础上,根据追求和实际,做出需要重要性的优先选择,进行需要强度的调节和控制。

引导需要意味着一起编织人生与教育的梦想,和电影《盗梦空间》的“植梦”(笔者认为,《盗梦空间》所表达的故事主体不是“盗梦”,而是“植梦”)不同,“织梦”尊重老师的意愿和自我选择,“织梦”的方式是共同编织,它通过提供值得选择的愿景和远方,让老师自我选择、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表达方式上,“植梦”的表达是“你应该这样教”,“织梦”的表达是“如果我来选择,我可能做出这样选择……”一起织梦意味着关心教师,真诚地分享值得选择的方案,把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老师。

把选择权和决定权放在教师手里,需要学校领导确立依靠教师、信任教师、解放教师的价值取向:要相信教师有选择更有意义与价值的教师生活的动机,相信教师有判断哪一种教育生活更值得追求的能力。同时也相信,采取尊重的方式、提供自明自断的理性抉择方式更能培养教师的专业责任和专业能力。与“植梦”比较,“织梦”需要管理者等待觉悟、等待转变的耐心和信心。2006年,笔者曾经在贵州某乡村小学和老师们共同生活两周,大家一起观课议课,一起对话交流。年轻的老师表现出了很高热情和改变愿望,年龄大一点的老师似乎无动于衷。这时,学校领导很着急,我建议校长等等看。果不其然,其后的一天,几位老教师聚在一起,主动问我:“我们这些老教师该怎么办?”“我想在作文教学上做一点改变,你能不能给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我们要相信:只要远方的风景足够美好,作为行者,大家是愿意一起上路的。

需要的引导要在老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引导,要在根子上下功夫。人生的根本需要在幸福,需要管理离不开幸福话题的讨论与引导。“什么样的教师人生是幸福的?”“作为教师,幸福的状态和可能性是什么?”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就是共同编织教师生活的“幸福需要”的过程。和老师们交流,借助影视片段、教育案例,笔者常常分享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幸福生活的状态:(1)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2)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实现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的审美。这样的交流彼此编织教师生活愿景的过程,不少教师由此改变。在某地交流“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的话题,有一位穿着背心和拖鞋的老师开始漫不经心,但在结束时主动对我说:“这一次是领导安排我来学习的,本来我计划回去就写病退申请,所以也不想学习了。但今天听了教师幸福生活的讲座,我想回去再好好干几年。”

(三)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

审视需要是帮助教师认识自己,引导需要是帮助教师找到自我发展和组织发展的契合点,创造条件满足教师合理需要则是帮助教师自我实现,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为组织发展作出贡献。

满足需要首先要分辨需要是否合理,对既有利于自我实现又有利于组织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比如,很多教师不仅有培育人才的需要,而且还有表现自我和“立言”的需要,满足这种积极的需要,学校不仅可以提供平台让其表现和展示,而且要对著书立说者给予支持和表彰。而对某些仅仅考虑个人利益的需要,学校可以做必要的引导和转化。比如,一些临近退休的老师对参加继续教育没有热情和兴趣,他们可能提出不愿参与学习的要求,对于这样的要求,管理者就可以和他们商量:“你们做了这么多年教育工作,已经有了很丰富的教学经验。从学校来说,学校需要把你们宝贵的教学经验传承下去,从个人角度,我们希望能为你们的教师生活留存一些资料。你们能不能上几节课?提供一天的教学生活经历?学校找人把它拍下来放在学校荣誉室,同时,也给你们自己留下教师生活,今后看一看,可能很有意思。”这样的处理要求其被动学到主动为他们留下生命美好,实现对这些老教师的关怀和成就。

以需要管理的方式让教师发现自己、实现自己、成就自己,这在老子看来是最高明的领导。《道德经》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管的最高境界是不管,需要管理最终让教师自己领导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正确洗手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