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5期(总第377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核心素养导向下课程建设的“四大融合”
■纳溪中学附属棉花坡学校 曾剑
课程建设《教育导报》2023年第5期(总第3770期) 导报三版

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强化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建设,必须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关系,可以简要概括为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学校课程建设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服务,是落实核心素养最重要的路径和手段。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校本课程建设应当以“四大融合”作为突破口。

一、学校课程建设与本土资源融合

本土教育资源既能带动学生参与当地社会实践,又能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从而厚植乡土情怀、家国情怀,为学生增强文化底蕴、发扬人文精神奠定基础。为此,学校应充分挖掘自身的校园文化、地域文化,重视当地的知名物产、自然历史遗迹、古今名人资料、传统文化习俗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呈现,使相关知识入脑、入心。在进行资源的选编、重组时,教师应以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社会参与为导向,通过实地考察、观摩,挖掘其中的育人因素,将育人要素准确地融入课程设计,使课程建设与本土资源有机整合,就可以开发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独特育人价值的校本课程。例如,纳溪英才外国语学校的“红色云溪”立德课程,主要依托护国战争纪念馆、百年战壕、抗战小学等地方红色资源,为学生提供参观、体验的实践平台,为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而服务。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课程化活动的开展,及时总结地方红色资源对德育的影响,由此拓展育人途径、更新育人模式。再如,叙永县分水中心校的“醉美芦笙”地方艺术课程,着力打造竹韵文化,把芦笙歌舞融入音乐课堂,针对不同年级的音乐教材进行适当创编,安排芦笙音乐欣赏、乐器制作、曲目练习、歌舞编排等内容。这样,将课程与民间艺术相融,不仅弘扬了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还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唤起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可以说,本土的优秀教育资源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充分挖掘、精心设计,就一定会助推学生核心素养落地走实。

二、学校课程建设与三级课程融合

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与三级课程整合的聚焦点。学校课程建设应尊重校本实情,准确把握三级课程的特点,对三级课程进行不同侧重的建设和开发,巧妙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之中。

1 .国家课程校本化融合。学校要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统整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加强学科的校本研修,综合分解各学段、学科以及单元章节的核心素养落脚点,寻求目标支撑和训练依据。同时,教师还要加大学科内和学科间关联内容融合,大单元、模块化改造学科整体,基于校情、学情、教情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校本化后的课程要体现不同层次:底线达标、中线自主、高线控制的分层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结合相关要求和自身发展水平,对课程进行改造和取舍。

2 .地方课程特色化融合。地方课程在核心素养的培育选点上较为灵活,可以用项目或模块的形式呈现。比如,研学旅行课程指向核心素养中人文情怀、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等多个训练维度。一些地方采取基地课程体验的方法,较好地实施了研究性课程。各地又在研旅大课程平台下,衍生了因地制宜的实践性课程,涵盖了核心素养的基本点。例如,纳溪区下发的《四育合一研学旅行指导大纲》,展现出学校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然教育四方面有机、有法、有序、有效地结合起来,从人文、科学、学习、健康、责任、创新等维度培养核心素养。

3 .校本课程个性化融合。校本课程是推动学生发展差异化的个性补充。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上采取更加灵活的选点方式,采取特长选修、社团活动、走班课程等模式,切实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在门类繁多的课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扎根兴趣领域或优势领域,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滋养和熏陶,为终身发展定下初步的方向。

三、学校课程建设与五育并举融合

“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是手段,核心素养是目标。学校课程建设与五育育人融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学校中五育失衡或五育孤立的现象:改变德育即品德课教育、智育即文化学科教学、体育即体育课教育、美育即美术课教育,劳育即劳动课教育的局限。首先,学校要向内挖掘。这是学校课程建设与五育并举实践融合的主战场,即在学校基础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学科组、备课组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五育因素,整合学科内、学科间相同或者相近的育人因子,既要挖掘知识点,更要挖掘能力训练点、品格锻造点,合理设计育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育人效果。其次,学校要向外延展。当前,很多学校采用的项目式课程建设便是一种很好的延展方式,即尝试通过建设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特色项目课程,来组织兴趣活动,落实专项学习实践。这样一来,学校充分融通并综合运用各方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彰显出课程特色,又兼

顾了五育融合育人发展。

四、学校课程建设与学科教学融合

“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正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所强调的,学校课程建设既要保持分科优势,又要注重学科育人,切实推进各学科教学的协调、配合,增进各科教师的相互了解,全方位提升教师间的沟通程度、配合力度、协作强度,使综合育人的效益最大化。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课程建设并不是单纯的育人项目或者学习项目的累加,而是要拓展、延伸国家基础学科课程,挖掘不同学科课程内蕴的共性、可融的教育元素,真正将学生视为完整的、正在发展中的受教育个体,使教育元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浸透学生的心灵。纳溪中学附属棉花坡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程建设实践落实到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中,探索国家基础课程侧重落实的学科能力与素养,并不断优化操作方法与途径,开发“学科拓展和创新”课程,并设置各年级、各学科在课后延时服务中的素养拓展方向及实施路径。例如,英语学科七年级侧重于语言表达,设置了朗读、角色扮演类课程;八年级侧重于思维品质,设置了思维导图、故事创编类课程;九年级侧重于主题研学,设置话题式写作、戏剧表演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