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民俗知识。开展二十四节气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还培养其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在二十四节气班本化课程的摸索中,我们探寻出三条路径:一是教师示范助力课程上路,二是向资源借力铺好活动路,三是小组聚力拓宽素养路。
一、教师助力,引领课程上路
观当下的学校教育现状,处于成长拔穗期的学生远离自然、终日苦读,对周围的一切越来越无感。我们需探寻一种帮助他们尽可能亲近自然、感受生活之美的教育教学新样态。读完常丽华编著的《24节气诵读古诗词》一书后,笔者受到很大触动:蓬勃的生命之旅,动听的班级故事,惬意的诗歌故事,鲜活的主题课程……这些不正是帮助学生摆脱对生活无感的最好课程模式吗?于是,在新教育“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施”的引领下,我们于立冬开启了以“一字一诗皆文化,一事一趣成乾坤”的班本化节气课程。
在每个节气开始之前,笔者搜集、加工和整理资料,以“字—诗—事—趣”为主线,将与此节气有关的气候、物候、民风民俗、谚语故事等进行加工整合后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上课时,把这些文字读给学生听,穿插讲述相应的节气常识和文学知识。当我把“冬”字的字源演变画在黑板上时,同学们瞪大了眼睛,发出赞叹声;当讲到有关“雪”的故事时,同学们的热情将气氛烘托到制高点。
作为引导者,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更重要是点燃孩子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做好引领与示范。
二、向资源借力,铺好活动路
《故宫的时节》是由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开发的系列线上研学课程,围绕二十四节气,每次挑选一个串联天地、自然、与故宫历史的事物,以独特的视角走进故宫,走进万物,不仅生动讲述历史,而且巧妙描绘自然。在进行节气课程时,教师带着学生在边看边讲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节气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动手欲望和探究欲望。另外,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趣闻趣事,有不少网络资源。教师进行甄别后,挑选出精品视频,利用晨午检的时间展示给学生看,既可以帮助学生调节学习的节奏,也可以营造浓郁的节气课程氛围。
班级共读是形成班级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通过共读朱爱朝的《时节之美》和《24节气自然笔记》,展开节气话题讨论,进行相应的室外活动拓展,使节气课程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除此之外,用高春香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绘本,引导学生创作节气故事,鼓励他们把故事讲给家长、兄弟姊妹、同学听,也可以创编出自己的节气绘本……这些活动的开展,成为节气课程校外活动的有效补给。
三、小组聚力,拓宽素养路
二十四节气是紧跟大自然脚步的,气候和物候的变化与自然节奏的步调基本一致。例如在小满节气,围绕“天气变化”这一主题,开展跨学科的探究活动。小组成员分别是老家来自湖北、安徽、北京和辽宁的同学,这些同学收集各地区小满节气的时间、气温和天气,通过列表比对,得出温差变化最大的是辽宁锦州,继而探究根源,通过地形、地域的分析,找到原因,得出结论。整个活动过程涉及信息收集整理能力,思辨比较和发现能力,以及地理和数学的跨学科整合能力。
在大雪和小雪的节气活动中,以“雪”为原点,探究古诗中“雪的密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整理出含有“雪”字的古诗,把这些诗放在一起找规律,得出了诸多信息,如:“雪”与“酒”经常在一起;“雪”与“梅”是冬天的绝配;雪中钓鱼彰显的是诗人高雅的形象;“雪”与“战争”和“乡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开展这样的主题探究活动,不断调动学生以任务为驱动的主题探究意识,还在多学科融合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专注力和思辨精神。
二十四节气中,有许多民俗和民风,每一节气不仅有特别的饮食习俗,而且还有依着时令的养生食谱。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这时,在饮食方面就要多吃热量高、温补性的食物牛羊肉等等。小满时节,天气温热,则适合吃苦或凉的东西,比如说凉拌苦瓜,苦菜饼等。因此,实施节气课程,教师可设计“做美食”“品美食”的活动,在不同的时节组织学生制作、品尝美食,并向全班讲解节气饮食习俗的由来,丰富学生对节气民俗的了解。例如,芒种时节学生制作各种饮品,有柠檬西瓜汁,青梅汁,茉莉花冰冻,并把成品带到班级,与同学们分享,大家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对节气课程的认知不断加深。
另外,借用网络,对节气知识进行创生性的研究。在芒种时节,一小组探究了“书中的芒种节”,当《红楼梦》中的祭花神片段,《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片段,《骆驼祥子》中祥子在芒种酷热的天气中拉车的片段,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不仅给同学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更让大家享受了文化与文学的精神盛宴。
“助力,借力,聚力”,让学生走进了二十四节气的神秘世界,丰富了他们的认知经验,提高探索意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师只有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设计节气课程,才能让这些厚重的知识与文化形成强大的场域,在时节交替中,使学生收获真正的幸福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