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3年第54期(总第381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与学生有效对话的三个关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二中学 耿科
《教育导报》2023年第54期(总第3819期) 导报三版

有效对话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如何有效对话,如何让对话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有效结合起来,需要一定的策略。笔者认为,教师在对话前、对话中、对话后抓住关键点,才能助力与学生有效对话。

一、对话的前提:学会倾听

倾听是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教师会听,很多时候比说更有效果。有时候问题发生得很突然,比如课间几个学生发生了冲突,教师根本就没有准备的时间,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容易多说多错, A学生本来是受委屈的,但是在情急之下把他也批评了。这个受了冤枉的学生心里有气了,后面就不会配合教育工作了。

每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无论他们是多急,多么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同,教师一定要等一等,让其先冷一冷、静一静。如课间多名学生发生冲突,教师可让冲突者先冷静一会,气消了再和他们对话。如果学生的情绪失控,可以先冷处理。之后,让他们先讲,遇到表述不清楚的地方,可多说几遍。如果教师实在不能理解,可以这样说:“老师实在还没有弄清楚前因后果,你能再详细地说一下吗?”学生因为急于为自己辩解,会拼命组织语言和平复情绪,努力把事情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倾听而已,不用做什么事情。但是,学生有可能在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自己把问题想明白了。学生间的矛盾并不复杂,多数冲突来自一时冲动。教师耐心倾听,用平淡的情绪和平和的语言去平复他们焦躁的情绪。学生们冷静下来之后,大部分问题自然而然解决了。

二、对话的立场:把“你”变成“我”

教师中有一些会老说:“你怎么……”比如:“你怎么老是不做作业,你怎么老是迟到,你怎么老是不听话……”这些语句都带有比较强烈地指责和批评的味道。学生听了这样的话,首先会感觉到敌意,已经受过批评的学生会警觉起来,不听老师接下来说的任何话。这样,教师后续再多的教育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此时,教师是告诉学生:“我很担心你上课不认真,成绩会下降,我很着急。”“我怕你没来学校,会发生什么意外……”教师从“我”的感受出发,和学生去对话,就减少了批评和指责的味道,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三、对话的实质:“共情”与启发

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还要善于总结学生说话的内容,然后反馈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产生“老师真懂我”的想法。另外,要注意每次和学生谈话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尽量是单独交流,这样学生谈的时候才能畅所欲言。对话时,为了表示对学生的重视,教师可以准备一个小本子,他边讲你边记。遇到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让他重新解释一遍。为了及时给学生反馈,教师还可以简单复述学生的话,并适当总结他说话的内容。复述后,问一问学生,是不是这样想的。谈话最后,如果教师有相同的体验,可用“共情”的策略,给学生指一指方向。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在倾诉完之后,很希望听到老师对他未来的畅想。这个时候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学生们认为,见多识广的老师一定遇到过无数个像他这样的学生,会非常地信任老师。

师生间的有效对话,是教育的重要方式。成功有效的对话,会使学生受到启发、鼓励、教育,扬起前进的风帆。良言一句三冬暖,老师的一句得体到位的话语,可能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善于学习,善用策略,勤于思考,努力探求,让对话如溪流,潺潺流入学生恬静的心田;如暖阳,缓缓照进学生淳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