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3期(总第389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课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由北京四所小学课堂教学所想到的
■南部县第一小学 刘小宁
前沿探索《教育导报》2024年第3期(总第3898期) 导报三版

前不久,我有幸走进北京市的4所小学(东城区板厂小学、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中关村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百旺校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小),探寻首都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密码。通过7节课堂观察,我对北京的小学教育有了亲身体验——教师是课堂改革的关键,课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保障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助推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全学科的全面课堂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整合,强调综合实践。虽然目前更多时候实施的是学科课时教学,但需要有“全学科的全面课堂教学观”。一是全学科,要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懂得各个学科都是学生成长必备的营养,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随意减少部颁课时计划,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好铺垫。二是强调不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强调课内外的纵向衔接的全面课堂教学观。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教育的一个组织部分,需要把家庭、社会乃至世间万事万物都纳入到教育资源的范畴,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小校长刘煜说:“学校虽然只有一间音乐教室,但教育一样都没有落下。”学校把资源整合做到极致,课堂可以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

二、以学为本的课堂结构设计观

学生要站在课堂正中央,课堂结构设计是其基本保障。从常态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习新知——巩固练习——应用拓展”到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的各学科课堂结构的构建,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沟壑”,让课堂结构“以学为本”。一是聚焦学生发展。所有环节设计的价值取向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对学生发展有无益处”来取舍教学环节,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发展”来判断结构安排优劣。二是有具体学习任务。师生每一个环节要做什么,任务指向明白,不含糊其词、似是而非。三是逻辑结构严谨。不同的课型,素养目标指向不一样,结构不一样,有的课堂重在操作、有的课堂是重在思考、有的课堂是重在推理等。四是节奏张弛有度。突出教学重点,给足学生思考、操作时间,并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风格进行适时调控,让课堂有松有紧。

三、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

从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到新课标(2022年)的颁布,教学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突出素养立意、育人导向,践行素养导向质量观。学科课程标准是育人蓝图和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老师王宇萱要求学生“思考你是怎么想到这些方法的”,其背后指向的是要求学生进行反思,通过总结回望学习之路,审视“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但要学会,还要知道自己是怎么学的,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她引导学生分析7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经历“不同解法——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建模”,把数学核心素养融会贯通在课堂之中。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最后都指向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落地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教育者牢固树立“素养导向”的观念,将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相联系,把每一节课当成核心素养落地的平台,在课堂潜移默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四、教材跨界连通的课堂教学观

知识并非独立的,思维并非单线的,教师需要树立教材跨界连通的课堂教学观,把课标、教材,教学、生活,时间、空间等,以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统领学科教学。如北师大附小珠海校区教师王凤把1840年、1894年、1900年三个时期相关历史资料汇聚在一起,让学生回到“此情此景”,帮助学生理解周恩来为什么“若有所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小教师张莹的课堂导入部分,将生活中的“各类交通工具的运动”一一展示,营造了良好的探究情境,为研究“小车动起来”做好了铺垫。中关村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百旺校区教师韩进鹤以建设“网上长征展厅”为大任务,让全课有了一个主线,从开课到结课两相呼应,不断完善“网上长征展厅”内容。教师们充分利用教材拓展进行大综合,用大情境、大任务等进行课程重构,提升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吸引力。

五、学习过程及时引导评价的课堂教学观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及时指导或鼓励,需要言之有物,评之有指,能够让受评者受益。这7堂课无论是师评还是生评,都能够给受评者带来启迪,都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学生的评价需经过长期的训练。要评得准,需要专心倾听他人发言,从他人发言中找到关键点;要与自己的思考对接,并产生新思想。所以说,对于评价者而言,评价是一个批判思维进阶的有效训练手段,充分利用已有知识、深入进行比对,举例子、讲道理,让受评者心服口服。同时及时引导评价也是推动课堂不断沿着教师理想设计行进的有力工具,能够让课堂节奏、学习方式等得到很好的调剂,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六、培育文化自信的课堂文化观

学校要传承文化,要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让学生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把课堂根植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根植于新中国发展史中,把知识教学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承担起“以文化人”的历史责任,建立文化自信的课堂责任。如北京市东城区新鲜胡同小学教师胡意麟在书法课中,指导学生用“武”字进行文创,把书法艺术与装饰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课堂观

以今天教育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不确定性是当前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教育者需要与时俱进,主动应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带给教育、带给课堂的机遇和挑战。如利用大数据进行课堂评价,用人工智能进行个别化指导学习,建设网上学习资源库等。教育者都需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接纳。

课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双减”进入深水期的当前,我们更需时刻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勇于走出原来的“舒适圈”。教师观念的改变,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课堂的改变。而改变课堂是为了改变学校,改变学校是为了改变教育。打通“课堂——学校——教育”的变革之路,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