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6期(总第4021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团圆是春节最大的意义
■李钊
【读书】《教育导报》2025年第6期(总第4021期) 导报四版

《团圆》

余丽琼  著

朱成梁  绘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品方:信谊图画书

出版时间:2008年2月

ISBN:9787533255879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离家的人们总是不远千里返乡与家人团圆,带着孩子挂灯笼、贴对联、堆雪人、吃汤圆,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聊着家常,共同迎接新生活和新希望的到来。儿童绘本《团圆》就以江南水乡的春节为主题,讲述了留守儿童毛毛与父母团聚又离别的故事。

春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团圆》的创作手法十分巧妙,借用蒙太奇的电影手法,在不同角色、场景的转换间,以一段温暖感人的春节团圆故事,勾连出一幅热闹欢乐、流传千年的春节风俗图。

团圆是春节最重要的主题,无论是支持儿子勇敢闯世界的年迈祖辈,还是留守家中渴望父母归来的主人公毛毛,亲人的归来就是给他们最好的春节礼物;而对书中毛毛父亲那样在异乡打拼的人而言,不管有钱没钱,不管归家路途多远……只要能回家与亲人团圆,就能让跋涉的脚步和漂泊的心灵得以安放,这就是春节的核心价值。

“浓浓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年之中最具烟火气的时刻莫过于春节,美食是春节文化的载体,小小的汤圆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温暖,而包入的“好运硬币”则饱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的是数千年“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含。挂灯笼、贴对联、舞龙灯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体现着对幸福、繁荣和吉祥的美好期望,也代表着中国人对新年的盼望和祈愿。

春节既是我们隆重而熟悉的节日,更是骨肉亲情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所看到的春节一直在“变”,然而所感受到的团圆情意却从未改变过。《团圆》一书中,作者用精妙的结构、丰富的细节,绘者用精致的描摹、耐人寻味的画面,呈现出传统新年的欢乐氛围、留守儿童的情感渴望和平淡生活里的情深如海。

对留守儿童而言,春节是最有意义的节日,因为只有这段时间他们才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团圆》用几句简单的话:“我远远地看着他,不肯走近。”“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用“母亲接过父亲行李,欢喜雀跃跟父亲交谈,而女儿偷偷躲在门口张望”的对比画面,勾勒出留守儿童细腻敏感的精神世界,让人们看到一颗渴望父母陪伴的心灵。一枚包在汤圆里的“好运硬币”串联起毛毛对父亲爱的历程,她跟父亲一起包汤圆、依偎在父母怀中入睡、骑在父亲肩膀上看舞龙灯、将硬币放在父亲的手心……父亲在家的时光虽然短暂,却在用心用情补偿家庭,重建女儿对自己的信赖。随着《团圆》的场景流转,毛毛渐渐感受到完整家庭的温暖和爱的抚慰,对父亲的依恋溢出图画,清晰还原出无数留守儿童在春节期间,对父亲“生疏—依恋—不舍”的情感流动。故事的起落间一直萦绕着丰沛情感和深厚意蕴,让我们都能体会到人生总是在分别和团圆的路上,更感知到悲与喜的交织,这是一直谱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动人故事。

梁晓声在《几个春节一段人生》里说:“亲情是春节最高质量的标志……亲情是在我们内心里的,不是写在日历上的。”只要家人在一起、心连在一起,每个春节都是最盛大的节日。祝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在即将到来的佳节里迎来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