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8期(总第4023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一年灯火要人归
■吴玉琴
《教育导报》2025年第8期(总第4023期) 导报四版

一进腊月,小城的街就被打扮成灯街。各种形状的灯笼从街头挂到街尾,或者跨街挂成一道虹桥。小彩灯则串成绚丽的游龙戏凤,或把树挂成灯树。满街的灯亮起来,红纱轻透,灯光朦胧,像开在夜色中的花朵,空气里氤氲着喜庆的味道。

大街上,过年的气氛更浓。红红的中国结、鞭炮、灯笼、对联,开始渐次登场。远看,是开在腊月的花儿,生动了水寒山瘦的冬天;近看,是似水流年里铺陈开来的小小的暖。

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买年画。说年画,其实已经名不副实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扫完尘土,母亲就会给染满了岁月痕迹的土墙贴上几幅画。贴上画,屋子便立刻神采奕奕起来,有了年的味道。那时候的年画,大多是牡丹、鲤鱼跃龙门、丰收图之类。似乎贴上它们,来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富贵满堂。时尚一点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故事。这么多年,那些画葳蕤在我的记忆里,有着贴心贴肺的暖、简单纯粹的美,层层叠叠,成了时光深处的温柔珍藏。

最热闹、年味最浓的要数菜市场。陪母亲去逛早市,一进大门,就被沸腾的人声包围了。母亲把逛菜市场积累下的心得,一一说给我听。我挽着母亲边逛边学菜市场秘笈,看着市场里一颗颗、一个个整整齐齐摆在架子上的姹紫嫣红、青翠欲滴,感觉越来越近的年像一片生机勃勃的原野,光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就已经令人馋诞欲滴。

走在路上,家家户户的玻璃都亮得能当镜子照。阳台上晒着清洗后各色的床单、被罩和衣物。它们摇曳在明媚的阳光下,带着时光沉淀后的烂漫、安详,铺陈着一种让人沉醉其中的岁月静好。

短视频上看见一个让人泪目的故事:远在他乡打拼的小伙失业了。春节将近,为了不让含辛茹苦的父母担心,他告诉父母工作太忙,过年不回家了。知子莫如母,母亲从他说话的语气和微信步数发现了异样,给他留言:孩子,遇到难处记得回家,妈做了好吃的等你。小伙回到家时已是凌晨2点,一进门,父亲喜滋滋地围着他转,母亲张罗着煮饺子。想到自己的处境,他神色黯然。母亲安慰他:傻孩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天塌下来有爸妈顶着。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姜夔的《浣溪沙》里的“一年灯火要人归”。在外漂泊的词人在过年回家的路上想起自己的艰难处境,内心酸楚,愁云惨淡。但看见江边的春草萌生、点点春绿,他又想:家中梅树的花枝,应该长到能触到门楣了吧?过年的灯火,也在呼唤着他快点回家呢。

千年时光流转,“一年灯火要人归”仍在年复一年中上演。

陆续准备过年的吃食了。先炸油食,麻花、麻叶、糖花子、馓子。再发面、和面、起面、揉面,上笼蒸上几锅点缀着枣的小鱼、花朵等形状的软馍。如果不想费事,炸一点孩子爱吃的糖花子和丸子,卤肉、煮肉,再买些熟食和菜蔬、水果、干果、糖和瓜子,年货就算置办齐全了。

万事俱备,等你回家的不仅有万家灯火,还有亲人的翘首期盼。

家乡的灯火已为你点亮了归途,亲人已为你备好美味。在外拼搏的你,记得回家过年,别辜负了“一年灯火要人归”的殷殷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