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10期(总第402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开学第一天,跟学生聊聊“春晚”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吴维煊
观点《教育导报》2025年第10期(总第4025期) 导报三版

寒假后的开学第一天,跟学生们聊点啥?聊聊过年、聊聊寒假生活、聊聊寒假作业、聊聊新学期打算……可聊的话题真是很多。今年春节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以过年为主题的话题不少,年夜饭、春晚、压岁钱、新衣服、过年礼物、地方年俗活动等,这些话题学生们都很感兴趣,都值得一聊,但就话题深度、广度、教育性及文化寓意而言,老师们不如跟学生们聊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会很“有的聊”。

走过40多年的春晚,至今仍是一个属于全民的春节陪伴性的仪式。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一场极致震撼的文化盛宴,如同年夜饭一样,成为全球华人过大年时重要的精神大餐。今年的春晚,社交热度也火爆全网,讨论声量持续攀升。网友们从节目编排、舞美呈现、歌舞演绎到四地分会场的地域特色,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今年春晚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为主题,文化寓意更浓。在开场视觉秀《迎福》中,就集齐了16种非遗元素,并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与中国人对“生生不息又一年”的美好祈愿贯穿在一起。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以榫卯结构、北京中轴线和祈年殿等为灵感,既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轮美奂,又在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中带领观众沉浸式飞越北京中轴线。

细细品味,每个节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要素,这场文化盛宴理应成为教育的资源与契机。过完春节,一定有部分学生没有看今年的春晚,还有部分学生看了却没有看出门道,还有的学生意犹未尽。所以,在开学第一天跟学生们聊聊春晚很有必要。在跟学生们聊春晚时,先从“好看”聊起,让学生们把认为好看的节目列举出来,然后谈一谈为啥觉得好看。对于学生都认为好看的节目,教师应让学生对该节目进行艺术、审美、表演风格及非遗元素上的拓展分析。

例如,开场视觉秀《迎福》中,你发现了哪些非遗元素和科技元素?通过“聊春晚”让同学们发现确山铁花、庆阳剪纸、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等非遗代表性元素在 AR、裸眼3 D等创新形式下,是如何让变得活灵活现的,该节目中的5个彩蛋你发现了几个?另外,李子柒化身“蝴蝶仙子”,以一袭长裙惊艳全场。这条长裙凝结了13项非遗技艺,包括传统植物染料染色技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潍坊风筝制作技艺、北京绢花制作技艺等等。特别是裙子的渐变色彩,不仅是春晚舞台上的一抹亮色,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聊聊这些有趣的细节,同学们一定兴趣高昂,聊的过程中一定获得很多信息、知识及启迪,其效果不亚于课堂讲授。

今年的春晚,在西藏拉萨、重庆、湖北武汉、江苏无锡四地设置了分会场,各分会场的节目编排各有特色,所以,这四个地方的学校更应通过聊春晚,让学生们感受到当地春节文化的多元性,例如,西藏拉萨分会场的节目融入的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元素;重庆分会场展示的8 D魔幻城市风貌和火锅文化;武汉分会场融合的历史文化、码头文化和长江文化;江苏无锡分会场呈现的江南水乡的温婉韵味。通过“聊春晚”,同学们会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大江南北丰富的年俗活动,这是集情境性与现实感为一体的爱国教育。

春晚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视觉及精神上的享受,其中的正能量传递也是不容忽视的话题。晚会中,哪些节目传递了奋斗者的故事、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等正能量,节目中关于江河湖海、历史人物和经典传说的演绎,也是“聊春晚”中的重要话题。通过聊这些话题,让学生看到榜样的力量,探寻到节目背后的故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也能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提供精神动力和人生启迪。

春晚不仅仅是一场文化盛宴,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开学第一天跟学生们聊聊春晚,既是对春晚的回味及对美的再欣赏,也是让学生们从放假在家重回集体生活的收心方式,还是激发学生奋斗精神的契机。所以,把“聊春晚”融入开学教育中,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