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91期(总第398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同伴交往”中,家长怎样为孩子“智慧导航
■本报记者 马晓冰
《教育导报》2024年第91期(总第3986期) 导报三版

校园生活离不开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与共同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关系”对孩子越来越重要。然而“友谊的小船”并不总能一帆风顺,孩子们时常会陷入交往困境。如何在“放手”的同时,引导孩子正确进行同伴交往,发展良性的人际关系?本期,我们邀请到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部副部长、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兰小云和几位家长一起,通过案例分析,为大家提供参考、分享有效方法。

适度干预

做成长路上的“安全员”

“人际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兰小云表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交往挑战,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也是孩子社会化的必经过程。她建议家长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不提前焦虑或过度保护孩子,允许他们去探索自己的人际关系,亲身体验其中的喜怒哀乐。同时,家长也要做好“兜底”工作,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把“安全保护”放在首位,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安全员”。

不久前,家长陈昊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女儿打架了。

这天下午,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和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在小区里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从一开始的言语相争发展成推搡、厮打。当时,两个孩子都情绪激动,直到围观的孩子找来家长,才将他们强行分开。各自被拉回家时,两个孩子嘴上仍不依不饶,一心想着要与对方分个高下。

回到家中,陈昊对女儿进行了教育引导。他并没有马上批评女儿,而是第一时间对她进行了安全教育,询问孩子是否受伤、是否把对方孩子打伤,告诫她:“暴力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新的问题。”并用平静但严肃的语气向女儿说明打架可能会造成的伤害和需要承担的后果。

见女儿并没有受较重的伤,情绪也逐渐冷静下来,陈昊继而询问她打架的原因,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后,他让女儿一边“复盘”,一边试着理性分析,找到自己行为中的不妥之处。然后,他和女儿一起思考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采取哪些“非暴力”的解决办法。

在陈昊看来,在“打架”这件事上“争对错”并没有多大意义,无论是谁先动的手,两个孩子互殴就都有错。至于谁的责任更大、双方有怎样的理由,陈昊只是作了了解,并没有下判断或得出谁欺负谁的结论。他主动出面与对方家长沟通,双方顺利达成了一致意见,也促成了两个孩子和好。

“在同伴交往中发生肢体冲突属正常现象,作为家长,应第一时间发现和制止。”兰小云表示,陈昊的做法可以给许多家长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兰小云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孩子的情绪状态,细心观察他们身体上是否有不明伤痕、淤青等。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为他们做好安全保护。

提升自我认知

带孩子走出“交往困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孩子有归属感,感到被接纳和认同,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带给孩子消极的自我评价。”兰小云表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将同伴关系看得尤为重要。家长需要做好“陪伴者”与“支持者”。

吴丹正在学做女儿友谊的“支持者”,不过,在她看来,女儿最近比较依赖的朋友并非是一个“益友”。在吴丹的观察与了解中,女儿的朋友“小心思”比较多,做过背叛女儿的事情,和女儿相处也不够真诚。但女儿似乎并不介意,哪怕是经历了伤心、难过,也还是选择原谅对方,继续跟这个朋友交往。吴丹担心女儿未来会受到更大的伤害,试着与她讲道理,不过女儿似乎听不进去。

“家长担心孩子,哪怕心里很着急,也要学会‘软下来’‘慢下来’。”兰小云表示,站在家长的角度,常常会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一边心疼,一边生气孩子为什么不立即反抗,捍卫自己的权利。有的家长甚至会用反问、质疑的口吻责怪孩子懦弱。

“设身处地地代入孩子的角色与处境,才能与他共情,接住他的情绪。”兰小云说,一般来说,正是因为孩子的心理能量较弱,才容易服软或者被忽视,家长若站在评判者的角度责怪他,孩子会更加受伤。有的孩子甚至会为了避免家长的追问,“合理化”自己受到的伤害,反而去替伤害自己的人辩解,压抑、否认自己的情绪,令自己处于更加无助的境地中。

兰小云建议,面对这类情况,家长可以尝试先从孩子的感受入手,允许他难过、委屈。可以采用换位、共感的方法,例如对孩子说“如果换作是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会有些不开心,你感到不舒服是正常的”。接纳孩子的感受后,引导他进一步思考,与朋友交往中哪些地方是令自己不舒服的,引导他体察自己的情绪感受。这之后,家长再帮助孩子对比“怎样与人相处更舒服”“和怎样的朋友在一起会更舒服”,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受和分析,学习主动选择朋友。

“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离开曾经的‘朋友’更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兰小云认为,家长不仅要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给予支持,还应主动反思家庭中的互动模式。孩子与朋友的交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方式,当孩子在同伴关系中无法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时,家长需要反思在家庭中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表达情绪需求的空间,让他有机会认识自己、表达自己,让他充分体验被人尊重的感觉。

做孩子的“后盾”

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内心

“家长在与孩子对话时,应先成为他们的朋友。作为朋友,我们应该做到倾听、尊重,和孩子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兰小云谈道。

遇到问题不慌张,回到家和妈妈一起想办法。对于蓝月来说,妈妈一直是她最好的“倾诉对象”。因为在班级中各方面表现都较为优秀,前段时间,蓝月遭到了一些同学的“集体排挤”。好友告诉蓝月,一个同学利用电话手表建了一个专门针对她的群,试图拉“小团体”孤立她。这件事令蓝月非常气愤,她向妈妈说明了情况,犹豫要不要告诉老师。

妈妈李念与她展开了探讨。她们首先分析了事情的原因,发现同学的“不喜欢”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落脚点,蓝月与那位同学没有产生过矛盾冲突,也不曾对不起他。因此,蓝月觉得心中十分坦荡。李念提醒女儿,如果贸然告诉老师,可能会牵扯到将事情告知她的好友。或许还有其他解决办法。

蓝月思考后认为,该同学的这一行为并没有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在校的人际交往,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回应。不如专注自身,不去理会。自己“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别人的非议。

李念支持女儿,告诉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有其他同学愿意告诉你、帮助你,说明在他们心中,你是更加值得支持的人。”

李念持续观察女儿与该同学的关系,她发现,拉“小团体”事件无疾而终,孩子之间并没有产生隔阂,他们的相处一如往常。“孩子之间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变脸’,我们不能武断地贴标签、下定义。”李念并不认为那位同学就是一个“坏孩子”,该同学也有可爱、温柔的一面,在没有触及底线的情况下,李念希望孩子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长大后的人际关系远比现在复杂,现在的经历对她的成长也并非坏事。

“从小学高段开始,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逐渐增强,家长要更多地与孩子讨论商量或者预演推算,全面训练他们对各方面信息的统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孩子先做选择和决定,从而培养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兰小云表示,家长应引导孩子做出更完善的选择,而非替代孩子做决定。这样孩子才能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建立独立而强大的自我。

不过,兰小云也提醒家长及时帮助孩子做好“风险评估”,可通过与老师沟通等方式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