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女儿的尺子弄丢了,我给她买了几套新尺子。晚上,她笑着对我说:“妈妈,我想拿一套尺子送给同学。”我正和她交流送给谁、准备选哪一套做礼物时,她一边回应,一边从抽屉里挑了一套新尺子,且立即拆掉了包装。
看到女儿把包装扯坏了,我一脸惊愕,埋怨道:“你不是要送给同学吗,怎么把包装袋撕了?这样同学不就不知道尺子是新的了?”她面不改色地回答:“没关系呀,旧的同学也喜欢。”我一下急了,对她说:“你这不是‘活鱼摔死卖’吗?”她不懂什么意思,一脸无辜地对我眨巴眼睛。我情绪激动,再次强调:“把包装拆掉了,不就相当于送一套旧尺子吗?”女儿被我说得一愣一愣的,没有再说话,闷头回了卧室。
见我还在为这件小事烦恼,孩子爸爸走了过来,劝道:“你别瞎想了,孩子有自己的相处方式,咱们大人觉得送礼物要送新的,他们小孩子可不一定这样想。”
突然,我想起女儿之前跟我分享的校园生活。她和同学之间经常互赠各种小礼物,有时是一块橡皮,有时是一支笔,有时是一枚发卡,这些小物品或多或少都有使用过的痕迹,但女儿每次都十分开心,还兴高采烈地跟我展示那些小礼物。记得有一次放学,她拿着同学鞋子上掉下来的一个小按钮,玩得起劲,并欣喜地告诉我:“这是硕硕送给我的!”看她那如获至宝的样子,我为女儿的简单快乐感到欣喜,也在心底由衷地羡慕她,童年真美好啊!
想到这里,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不应该以成年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孩子之间的交往模式。他们现在处在一个单纯可爱的年纪,他们和同学之间互送礼物,仅仅就是因为想要和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看重的是同学和自己分享的那份快乐,从来不会考虑礼物的价格,更不会在乎礼物是新是旧。
我又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某幼儿园孩子们交换礼物,一位小朋友用豪华的文具换了同学亲手做的一个纸人。送出文具的宝妈上网吐槽,感叹不值。但网友却说,那个纸人一看就是小朋友手工做的,单这份心意,对小朋友来说就弥足珍贵。在儿童文学作品《小屁孩日记》里,主人公香香果也曾拿一支铅笔,从同学那里陆续换到不同的礼物,最后,竟然换到一辆自行车,这个看似离奇的不等价交换,因为发生在孩子之间,显得格外真实。
我为自己的狭隘感到惭愧,旋即走到女儿的卧室,温柔地对她说:“妈妈错了,刚刚不应该因为你把尺子的包装拆掉就责备你。”听到我的道歉,女儿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小事,我想,作为家长,我们要充分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对他们的行为盲目臆断或妄加评论,要以正确的方式,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了解孩子真实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一个纯净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