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4年第91期(总第398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给孩子“沉默时间”
朱丹丹
《教育导报》2024年第91期(总第3986期) 导报三版

儿子今年上小班了。上周六,幼儿园举办了一场亲子活动,老师特别强调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开始时,老师设计了一个点名游戏。每个被叫到名字的小朋友都需要回应一句“我来了”或“我到了”。孩子们整齐地坐成一排,家长们则站在他们身后。

然而,一些孩子不太愿意配合老师的点名游戏,被叫到名字时,往往呼唤两次才勉强回应。有一个小女孩则一直没有反应。当老师第二次叫到她的名字时,她仍然保持沉默。站在她身后的爸爸急了,用手指轻轻戳了戳她的后背,催促道:“宝贝,快说‘我到了’呀。”或许是因为不适应,当老师第三次叫她的名字时,她依然没有回应。此时,小女孩的爸爸明显开始不耐烦,蹲下身,用略带责备的语气对她说:“老师叫你怎么不回答?真没礼貌。”小女孩被吓得哭了起来。老师注意到了这一幕,连忙走过来安抚父亲:“没关系,给孩子一点时间,别着急。”

其实,面对这样的场面,孩子感到紧张和害怕是非常正常的。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理解孩子的不安,给他们一些“沉默时间”,让他们慢慢适应,而不是急于让他们立刻做出回应。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部关于新西兰教育的纪录片,片中一位老师谈到“沉默时间”的重要性。她说:“孩子有他们自己的节奏。他们会慢慢学会如何打招呼、如何与人相处,只是有些孩子需要多一点时间。作为家长,不应因为自己着急或觉得尴尬就催促孩子。”我非常赞同这位老师的观点。我们之所以急着让孩子回应,很多时候是出于对外界眼光的顾虑,害怕别人觉得我们没有教好孩子。这种焦虑掩盖了我们对孩子真实感受的理解。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也更加注意儿子生活中的反应。每天早上,儿子进幼儿园时,门口会有几位保安叔叔站岗,小朋友们总是热情地向他们问好。最初的几天,儿子每次经过时都低着头,什么也不说就匆匆走过去。我轻声对他说:“宝贝,我们明天跟叔叔们说‘早上好’哦。”他点了点头。

到了第三天,儿子稍微勇敢了一点,向保安叔叔们挥了挥手。第五天的时候,他终于害羞地小声说了一句“早上好”,虽然声音很小,但已经让我很欣慰了。

有时,并不是孩子不够优秀,而是我们家长总是希望他们能在外人面前展现出最好的状态。这种心态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想要展示自己教育成果的愿望。当家长的这种心理占据上风时,就很容易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

我希望,作为父母,我们能够更多地理解孩子的紧张与不安,给他们一些“沉默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调整心态、逐渐适应,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节奏中,慢慢学会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