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2年第115期(总第376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如何看待“教学是用生命在歌唱”
■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李文送
专家视角《教育导报》2022年第115期(总第3763期) 导报三版

近日,有位老师对于93岁特级教师于漪所说“教学是用生命在歌唱”这句话很感兴趣,但自己有点理解不透,希望听听我的看法。其实,理解这句话不难,于漪老师是想告诉我们“课比天大”,教师的教学工作“举足轻重”,一线教师务必深耕三尺讲台,用心把课上好。在我看来,好的教学应是师生相互摇曳、教学相长和同谱共歌的过程,不仅教师用生命在歌唱,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生命也能尽情地歌唱。那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教学何以让生命歌唱?

一、立足生活,让生命“有歌词”

生命要歌唱,首先需要有“歌词”。“歌词”从何而来?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流淌着“歌词”的活水。无论什么学段、什么课程、什么类型的教学,实质上都是师生共同经历、经营的当下生活。而生活对接生活,生活指向生活,生活服务生活。好的教学要以生活为立足点、出发点和目标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深度融入于学生的情感生活,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当下和未来之生活。

这样的教学如何设计?其教学思路和实施策略是教学生活化。即基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出需解决的生活问题,然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应用所学或边用边学把问题解决,从而让学生在这一学习实践的经历中收获真正的成长。例如,教师在讲授“传染病的预防”时,就可从新冠疫情防控引入新课和贯穿整节课,使学生从中既认识传染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征,又懂得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原理,从而理解了隔离的必要性,以及注意卫生、佩戴口罩和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进而自觉自律地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疫情防控,积极成为健康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和健康中国的参与者。

二、涵养学习,让生命“有歌谱”

有了“歌词”,还要有“歌谱”,才能形成有曲调、有旋律的可歌唱的“歌曲”。这就意味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教学要实现学生之生命尽情地歌唱,就要培育其“作谱”的素养。所以,教师应涵养学生的学习,引导他们掌握学习的规律、原理和方法,使之从学会走向会学和爱学,不断提高其“作谱”的能力、悟性和修为,同时,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适宜的学习方式。显然,这样的教学不只是给予学生现成的“歌谱”去记忆、去背诵,或去套用,而更应赋予他们为不同“歌词”作谱的“道”“法”“术”,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为自己生命成长之歌词谱上最契合的“歌谱”,进而形成自我生命的独特旋律。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不无道理。但是,教师不应从字面上去理解和传授这句话,否则就容易由“重知识轻能力”变成“轻知识重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应从“也要”而不是从“不如”的视角,才能用活这句话的精髓和奥妙,才能彰显这句话的智慧和生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之以渔”,甚至还要“授之以渔场”。这表明,新教学既要让学生懂得“怎么捕鱼”“捕什么鱼”,又要让学生领悟“何时何地何鱼不能捕”和“保护鱼,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的道理和生态意义,从而成长为一个“有谱”的人。心中有谱的生命,才能创造出最动人的“歌谱”。

三、赋能学生,让生命“想歌唱”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说:“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新教学要想学生的生命尽情地歌唱,除了让其拥有歌唱的力量,还要帮其找到前行的方向,并精准赋能其生命成长。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和路径,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搭桥铺路、设台造境。当学生拥有了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舞台,他们的生命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出光亮,从而自发自觉地发出成长的声音,进而把其“歌词”和“歌谱”唱响。

在新教学中,教师应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努力成为“善歌者”。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继声”,还能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自由、自在、自主地“作其词”“谱其曲”和“唱其歌”。教师要成为“善歌者”,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和灵慧的教学艺术;另一方面,要懂得引导学生向往“汪洋大海”,帮助其找到成长之志趣和志向,使之“想歌唱”。当学生有了向往“汪洋大海”的情感需求或“想歌唱”的目标驱动,造船之知识与技能、作词和谱曲之过程与方法等的习得及磨炼就可能成为愉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