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金,从教40余年,成都市双流区芯谷实验学校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四川文艺报》《青年作家》《中国教育报》《语文报》《教育导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新闻和教研论文50余万字;指导学生发表作品100余篇;出版《快速学说普通话》《乡村班主任》《城市班主任》3部著作。
我喜做菜而不好洗碗。洗碗涮锅,洗干净而已;做菜可创新,烹饪乐趣无穷。“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认为食物的“形”很重要,同时提到了“正”的姿态和标准。在现代,烹饪已有“色香味形意养”的追求,而食物之美离不开一个“情”字。厨师只有用心用情,烹饪才可能创新,变得尽善尽美。而教师的写作,与烹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一直认为,写作如烹鲜,而不断求“新”是让我们持之以恒的价值和灵魂。
一、写作要有“新”角度——学习他人的经验,发现他人作品的不完善
刚开始写作的教师,写出的东西可能自己都不满意。症结在于缺乏学习、研读、积累,文章往往缺少独到之见,泛泛而谈、步人后尘,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牛顿曾说:“我之所以比笛卡尔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提笔前,教师需广泛涉猎教育法规、文件,阅读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教育报刊、书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等,只要做到了“读书众壑归沧海”,自然会收到“下笔微云起泰山”的效果。
我曾在《中学生读写》发表过一篇论文《学会“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因为我读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教会学生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这个论点,觉得提法新颖,但文章并没有说“怎么写”。合上杂志后,我对此进行认真地思考,对论点加以补充完善,后经过编辑的精心修改并发表,还被评为论文一等奖。文章里,我对“不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一是看似熟悉而实际谈不上是真正熟悉的事物,如“爸爸的生日”“中学生活的一天”;二是自己感到陌生的事物,如“二十年后再相聚”“天边的星星”等。我认为,要写好“不熟悉的事物”,建议从“多看、会看,多记、善记,多想、敢想,多写、专写”四个方面着手。由此可见,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发现他人作品的不完善,也是我们进行写作的一个切入口。从研读别人的论文中,我们得以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事物、提出新见解,也避免了在写作中“撞车”,不屑写雷同的东西,不做“千篇一律”的表达。
二、写作要有“新”论断——重视学科间的联系,从中归纳出新论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学科、领域,不少知识的原理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巧妙地运用、恰当地引导,可以收到独到的效果。我曾写过一篇《“立体声”语文教学法的探索》,此文是自己结合语文教学,联系到当时流行的立体声收录机、立体电影,加上自己对音乐、美术的理解,在课堂上探索的一种新教学法。这种教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运用语言艺术(如口头语言)、表演艺术(如音乐)、造型艺术(如绘画)等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知识生动形象起来,学生更有兴趣吸收消化新的知识。
我曾读到《教育导报》刊出的《学生课堂睡觉,主因在“供给侧”》《以新质生产力牵引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文章,它们结合时代元素、将一些教育话题引入一个全新的“视界”。同样,写作时借用一些专业名词术语,也会让文章鲜活起来,如《家校合作探究没有“休止符”》《班主任工作的“望闻问切”》《从网络流行语看我们汉语的生命力》等。
三、写作要有“新”观点——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另辟蹊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的专业应具备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的操作性。在一定理论方法的引导下,解答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我的体会是,将对自己上课、批改作业、备课等方面的总结、反思进行及时记录整理,若暂时不能提炼出观点,便搁置一段时间“冷处理”,待思绪梳理清晰后再动笔。记得我批改学生作文时,看到这样的句子:“他跑得像疯狗一样快,取得了冠军。”“爷爷跟电影中的坏蛋似的,恶狠狠地盯了我一眼。”看到这些不好的比喻,就像吞了一只沾满病菌的苍蝇,让人觉得恶心。对此,我写出了《比喻要有美感》,阐述了只有贴切而生动形象的喻体才具有美感,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我听了几节公开课后,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感触颇多,于是针对课堂中出现的“口头禅”、过多的旁白等影响教师学生正常思维、干扰教学内容和进度、与教学氛围不协调的各种声音,写成《一种特殊的隐形的“课堂噪音”》。这些都是在教学中提炼出“新观点”的例子。
四、写作要有“新”情感——做教育的有心人,体现悟性、个性
烹饪食物时,把自己当成养家糊口的“打工仔”,便难以做出上等佳肴;若是以“名厨”为标准,倾情把每道菜当成艺术品来烹饪,那就能在煎炸拌煮炖蒸烧的过程中,制作出红橙黄绿黑白紫、奉献出酸甜苦辣咸麻辛涩香,渗透着别致的美食文化。教育和写作皆是如此。教育的改革创新需要无数人的思索总结积淀,教育写作是自身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有对自己负责的情感。写教研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评职称、评先进,或者用来交差应付考核。对工作生活处处留心、事事在意,付出无数感情后,便会有收获有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写出有真知灼见的好文章来。
其次,关爱学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终生发展。我曾在《语文报》上发表《作弊是一种疾病》、在原《成都教育报》发表《谨防学生行赌》;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爱好,创办文学社,撰写发表了《作文中的“学生腔”》《谈谈诗歌中的情感“支架”》等,引导学生创作、投稿、参赛,让不少学生打开了作文思路,有的还得了奖、发表了作品,他们对学习、对人生的信心更足了。
最后,潜心事业,尊重读者。有了热爱,有了格局和境界,便容易突破写作“瓶颈”,解除“高原现象”。一是设定论文写作的目标,从校级、区级到市级,再向省级、国家级努力,提升论文的含金量,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二是调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文风正,不作秀、不卖弄、不说教,就会得到读者友善的回应和反馈。
五、写作要有“新”发展——结合多体裁写作,发挥教育的最大功能
教育是开启心智的工作,在教育题材的写作中,我们要做到多题材、多体裁、多形式融合互补。具体说,可坚持将写教研论文与写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指导学生作文投稿参赛相结合,相互促进,保持创作的兴趣,发现写作的新点子、新题材,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们要扩大写作的成果,除了在某一级平台推广、交流外,还要有一个不断提升的历程:总结→经验文章→研究论文→科研成果→专著发行。
我把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收集整理归类,在《中学生读写》《语言文字报》发表多篇文章后,总觉得还是挂一漏万,又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编写成《快速学说普通话》一书出版。在班主任工作中收集了大量素材、写了多年的教育教学日记,我认为:学生不是玉石,教育不是雕琢。我们要真正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生命,反思当今的一些教育现象,终写成教育长篇小说《乡村班主任》《城市班主任》。
愿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真情、潜心治学、深入实践,写出如“稻粱”、如“肴馔”、或如“醯醢”的作品来,以飨读者,也让自己丰富起来。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专业写作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PDTR2023-13)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