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蹇锋)春季开学以来,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是苍溪实验中学学生最期待的事。每日上午10点,嘹亮的音乐声在校园响起,音乐操、武术操,操场瞬间被点燃。“律动青春”主题操融合武术、搏击、现代舞等元素,深受学生喜爱,35分钟课间操成为了学生的身心“加油站”。
本学期,苍溪县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政策,着力“1345”工作机制建设,即1个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高中阶段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长不少于2小时),3大指标(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不低于50%,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0 .5%,超重肥胖学生每年下降10%),4项赛事(每周班级赛、每月校级赛、每期学区赛、每年县级赛),5项工作举措(开学前部署、日常督导、学月反馈、学期抽测、学年考核)。从教室到操场,一场体教融合的“运动风暴”正席卷校园。
在苍溪县东城小学,课间铃声一响,学生们便欢快地奔向20个立定跳远场地和15个花式锻炼区。这是该校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的生动实践,从“立定跳远”到“花样运动”,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锻炼需求,东城小学将操场改造为“运动乐园”。
同时,苍溪县优化赛事安排,统筹建设赛事品牌,完善赛事体系,大力开展班级、校级、学区、县域、市级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形成常练、常赛的校园体育氛围。

苍溪县思源实验学校课后服务不仅涵盖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传统球类项目,还引入了花样跳绳、踢毽子等特色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
“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还要锻炼一会儿,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少了,孩子变得更阳光、更有精神了。”家长如是评价。在苍溪县各学校,体育锻炼作为家庭作业全面推行,也是落实学生校外锻炼1小时要求的具体体现。
“今后,我们将大力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增配体育教师,加强运动场地建设,增加体育工作考核权重。同时,结合学校体育‘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推动体育教学创新,培育学生至少2项体育技能,提升体育锻炼质效,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学生的终生健康奠基。”苍溪县教育局德体艺卫股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