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昭化区地处盆周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质效水平较低,教育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办好昭化家门口的美好教育,必须以更大思维、更大魄力、更大手笔,加快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沉疴痼疾,以改革之力促教育之强,以教育之强夯实发展之基。
始终把“教育优先”作为政治自觉。加快制定推动昭化教育现代化、建设广元教育新高地的时间表、路线图,健全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区级部门定期会商教育制度,推动教育事业先行,创优教育发展环境。强化财政保障,完善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捐资激励等政策制度,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积极构建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确保教育预算“应列尽列”、教育支出“应保尽保”,“两个只增不减”全面实现。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发展方面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建强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强健学校党组织“小细胞”,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推动党的教育方针在昭化落地落实。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开创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灵活拓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系列学习成果,着力构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体系。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昭化革命老区、三国历史文化名城、千年蜀道资源禀赋,深入开展红色、古色、绿色“三色”研学实践,努力培养具有昭化特色印记的优秀学生。更加关注留守、单亲等学生群体,推动“替代服务”扩面提质,深化“千名教师访万家”行动,用好“悄悄话信箱”,切实提升学生关爱工作水平,推动学生健康身心、健全人格的形成。要实施好“金秋助学计划”,提升国家营养餐实施质效,进一步提高就学保障水平。
始终把“教育家培塑”作为关键支撑。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力度,探索面向部属、省属师范大学“一站式”招引中小学教师新途径。深入实施名优教师支持计划,以轮岗、送教、挂职等方式,充实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带动农村学校教师素能不断提升。切实关心教师成长,大力实施“蜀道英才培育计划”“葭萌英才培育行动”教育领军人才项目,借力与高校合作、东西部教育协作,抓实学校管理干部、学科骨干名校跟岗,跨区域线上线下教师联培互培工作;建立健全领航型校长培育机制,推动校长竞聘上岗,扩充校长人才后备库。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落实“尊师惠师”政策,严格执行教师工资待遇和荣誉激励制度,加大教师职称评定区级统筹力度,严格执行“进校园”事务审批备案制度,纵深推进教师“减负”行动。落实教师一年一体检、名优教师一年一疗休制度,以实实在在的“昭化之惠”引优留优,打造教育人才聚集洼地。
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价值追求。着力均衡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推进城乡学校布局调整,逐步构建中心集镇“一幼一小一初”办学格局。组建义务教育发展联盟,通过优质学校带动一批、联盟共建互促一批等方式,打破校际学段壁垒,实现城乡教育良性互动、优势互补、齐头并进。坚持把“强县中”摆在突出位置,借力全国名优学校的人力、智力资源深入实施“县中提升计划”,启动元坝中学省一级示范高中建设,着力增强县中龙头带动能力。以“升学+就业”为导向,办好综合高中试点班,建强家具设计与制作等优势专业,深化中高职“3+2”贯通培养工作,巩固提升中职学校“空小散弱”治理成果。纵深推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创新与变革,持续加大基础平台搭建力度,优化学校数字化环境,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模式、新路径,推动教学方式深度变革。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努力开创教育系统“一张网”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