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34期(总第404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人工智能赋能学生阅读评价
——“天天书屋”平台的创新实践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 廖永琴
《教育导报》2025年第34期(总第4049期) 导报三版

当下,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外阅读作为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途径,其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创新性开发出“天天书屋”数字化阅读评价平台,开启人工智能助力阅读评价的探索之旅。

一、针对问题,破解阅读评价难题

阅读课程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它涵盖了阅读目标定位、内容遴选、方法指导以及评价反馈等关键环节。其中,阅读评价是保障阅读课程有效实施的核心要素,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传统阅读评价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全面、精准地评估学生的阅读情况。

从评价主体来看,在传统阅读评价活动中,语文老师是单一的评价主体,拥有绝对的主动性和权威性,这种单一主体的评价模式缺乏多角度的考量,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在评价内容方面,以往侧重于对学生阅读知识的考查,忽视了对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以及阅读素养的综合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传统评价方式在数据收集和分析上效率低下,难以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持续跟踪和动态评估。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开发人工智能评价工具——“天天书屋”数字化阅读评价平台。这一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传统阅读评价的困境,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阅读评价体系,为阅读课程的优化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发工具,推动智能阅读评价

1 .增量提质,精准导航——“评”有内涵

“天天书屋”平台从阅读广度、深度、效度三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助力学生课外阅读实现量变到质变。

对阅读量的评价,平台通过记录阅读本数和字数来量化评估。学生每读完一本课外书后上传封面、输入字数信息,系统自动积分累计字数。不同年级积分标准不同,如一年级每1万字积1分,六年级每10万字积1分。这一机制能持续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为学生良好阅读素养的形成铺就丰沃的土壤。

对阅读质的评价,则参考“PIRLS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从“文本”“认知”“情境”三方面展开。基于“文本”评测的全科阅读,由全学科老师推荐多种类型书籍,实现全科阅读与五育融合。基于“认知”评测的闯关答题,学生读完书即可参与,随机出题,如果答错还能重新挑战。低段侧重考查关键信息提取能力,高段侧重考查高阶语言思维能力。基于“情境”评测的阅读分享,支持学生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表达阅读感受。平台还会推选优秀作品展示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2 .多向联动,整体推进——“评”有保障

为保障阅读评价有效推进,学校构建了多向联动的评价体系,将班级、学校和家庭紧密联系起来。

“天天书屋”平台的“管理端”,由学校阅读课程管理者负责导入书籍信息、发布选书提示、设置积分规则等,还能随时跟踪全校阅读情况,为评选书香班级、学生等提供数据支持。

“教师端”方便全学科老师管理评价学生阅读。老师可查阅班级阅读排行榜,了解学生阅读喜好和阅读进度;欣赏学生分享的阅读作品并择优在全班发布、交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还可以抽查、评价学生作品,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状态,改进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品质。

“家长端”引导家长参与孩子阅读过程。家长协助孩子一起上传作品,交流书本内容,给予孩子情感支持,成为孩子阅读的陪伴者和鼓励者。

三、成效显著,多方共赢

“天天书屋”平台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多个方面推动了阅读课程发展。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得到了进阶式培养。平台的游戏化、进阶性评价方式,如将阅读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分5个次等级,共25级,学生在阅读、分享中获得积分并进阶升级,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持续激发阅读兴趣。就像在游戏中升级一样,学生们为了攀登更高的阅读等级,一本接一本地阅读,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师教学方面,“天天书屋”平台提升了教学效益。平台中的大数据反馈让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度、阅读广度等信息“一览无余”,减轻了平日烦琐的数据统计负担。教师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分析学生阅读作品、把握学生阅读状态以及指导学生阅读行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在促进家校合作方面,“天天书屋”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台以家长的通讯手机作为媒介,链接阅读主体和评价主体,家长融入孩子的阅读世界,与孩子一起上传作品,交流书中内容、评价人物、探讨情节。这不仅让家长了解了孩子学习的历程,加强了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关注,还加深了对“双减”的认知,增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共融。家长的积极参与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阅读,人人可为,人人应为。“天天书屋”数字化阅读评价平台在努力尝试打造高质量、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是我们在阅读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一项尝试性举措。我们将持续研究与深入实践,把握教育规律、用好技术手段、凝聚各方力量,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更好赋能教育现代化,培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