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36期(总第405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绵阳市安州区清泉小学开展“全员排球”激发办学活力——
小小排球,画出成长精彩弧线
■本报记者 钟兴茂 文/图
《教育导报》2025年第36期(总第4051期) 导报二版

“谢校长,我要和你‘单挑’,这次不会输给您了。”在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清泉小学,学生们每天最热衷的运动就是排球。尤其在中午,仅有标准运动场四分之一大小的操场上,到处是打排球的学生。校长、教师也常常加入其中,每每此时,就会有学生向校长谢亮发起挑战。

这所让学生“自信活跃、脸上有笑、眼里有光”的学校,是一所只有300多名师生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前两年,学校生源越来越少,学生大多内敛、不够自信,老师们也缺乏教学干劲儿和热情。”谢亮回忆起2023年刚到清泉小学任职的感受说,“我的第一想法是,无论如何要让学生阳光、自信起来。”具体怎么做呢?几经思索,清泉小学找到了“全员排球”这条破局之路。

校长带头,教师做表率

打排球的学生越来越多

为什么是排球?谢亮是体育教师出身,专业是足球,不选足球选排球,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清泉小学曾有一位排球专业的体育老师,组建了一支排球校队,已打下排球基础;其次,排球没有篮球、足球的对抗性强,适合年龄小的学生聚在一起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排球是永远向上的运动,能给学生传递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谢亮说。

然而,当时排球专业的体育教师已经调走,外聘专业教练又没有经费。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一方面,谢亮带头,在学校排球校队每天中午和课后服务的训练中当起了“陪练”;另一方面,派体育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然后回到学校给全校老师“开课”培训,让全学科、全年龄段的老师都参与到排球培训和运动中。

“虽然个别年龄大的老师常以腰不好为由婉拒训练,但每次培训他们都会到场,这也提高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谢亮介绍说。仅仅过了一个月,老师们都“动”起来了,不仅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排球技能展示,还常常与学生校队打对抗赛。

有了老师的言传身教,清泉小学里打排球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到课间休息,学校操场旁边的几大筐排球都会被“一抢而光”。学生们还结合排球颠球、传球的动作玩出了新花样。如今,清泉小学除了排球校队,每个班还有班队,班主任当教练,学科教师为助教,每学期都进行班级联赛。

打进联赛,一战成名

“学生的精气神一下子起来了”

“你们想参加安州区的排球比赛吗?”2023年11月,安州区举行第七届校园排球联赛,谢亮询问校排球队的想法,得到的却是沉默。“尽管大家练得很好,但要到城里比赛,学生们还是没底气、不自信。”他说。

经过学校的鼓励,学生们还是勇敢地踏上了“征程”。排球校队队长蔡思成说:“城里学校的校队成员个子都比我们高一头,但来都来了,我们也不认输。”最终,清泉小学在那次比赛的4个组别中,斩获三金一铜的优异成绩,刷新了学校体育的历史纪录。

“学生的精气神一下子就起来了,走路都雄赳赳气昂昂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谢亮会心一笑。2024年,学校排球队代表安州区出征绵阳市“贡嘎杯”青少年校园排球联赛,在小学男子组比赛中荣获第四名的佳绩,再次刷新了安州区在此项赛事中的最佳成绩。在近期结束的“文轩教育杯”青少年体育运动会中,清泉小学3支排球队更是势如破竹,又将3个冠军荣耀收入囊中。

一系列荣誉的获得,不仅提振了学生的信心,老师们对排球和教学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原本借口腰不好的老师,也加入排球运动中。“打排球时总是向上仰头,对颈椎有好处。”58岁的数学教师林其虎主动提出要担任一二年级排球“种子选手”的助教,每天中午指导学生训练。班主任肖竹阳说:“通过打排球,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都得到了提升,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

现在,清泉小学人人打排球,学校排球队分成了1至3年级的小队和4至6年级的大队,分梯度培养。进入校排球队也成为许多学生的目标和梦想,但进入校队不仅要体能达标,还需要在学习上表现良好,须由班主任根据其课堂专注度、作业完成度、责任心等推荐入队。“这是为了通过排球运动的魅力带动学生的内驱力,助力学生在多领域实现全面发展。”谢亮说。

不仅是运动,更是一种精神

拼搏精神落到育人各环节

3月27日至30日,清泉小学排球队出战2025年绵阳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暨“贡嘎杯”校园排球联赛(小学组)。比赛过程中,两名主力受伤,队员们虽然受到打击,但没有彼此抱怨,相互鼓励拼到最后,拿到了男子第七、女子第五的成绩。

“虽然输了,但是打出了清小的气势!”谢亮说。比赛中一名受伤较轻的队员坚持上场,打了两个球后,实在支撑不住被换了下来,还流下了泪水。赛后,学生们虽然对此次比赛的成绩感到遗憾,但并不气馁,还安慰两名因受伤而自责的同学:“胜败乃兵家常事,下一次,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走进清泉小学小小的校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操场上“传承中国女排精神浸润清小学子气度”的红色标语。“学生们日复一日地训练,提升的不仅是技术,更有顽强拼搏的品质。”谢亮说,“通过这次小小的失败,增强了学生的抗挫能力,恰恰达到了全员排球的另一个育人目标——用排球的文化底蕴引领师生团结拼搏、奋勇追梦。”

排球于清泉小学而言,已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学校将排球知识、排球技能、排球历史、排球名人、排球故事等内容融入教学,形成了校本排球课程。每班每周一节排球课,让学生周周和排球“见面”;创编大课间排球操,让学生天天与排球“共舞”。同时,学校还举办“排球月”活动,通过排球校园班级联赛、排球知识竞赛、排球绘画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全面感受排球的魅力。

“排球,让我们这所边远农村学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谢亮表示,学校会继续深化排球特色学校建设,落实五育并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