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钟兴茂)4月15日,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锣鼓铿锵,学校川剧少年班的20多名学生带来的《白蛇传·金山寺》将白素贞在金山寺寻觅许仙的经典桥段演绎得荡气回肠。成都市2025年“教师共享美育天府·百名艺术家美育浸润行动”也在热烈的艺术氛围中拉开序幕。
“教师共享美育天府·百名艺术家美育浸润行动”(以下简称“‘美育天府’活动”)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发起,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成都市文化馆承办,会聚了来自川剧研究院、京剧研究院、交响乐团、非遗保护中心等机构的百余位艺术家。他们中既有梅花奖、文华奖得主,也有非遗传承人和青年艺术新锐。2025年,这些艺术家将走进成都百余所中小学,开展400余场艺术活动,涵盖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领域。
开幕仪式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两度梅花奖得主、成都市“共享艺术家”陈巧茹现场分享了“美育天府”活动在去年首次开展时,全省首个“川剧艺术传承少年班”暨“陈巧茹戏曲名家工作室”落地北新实验小学的故事。她手把手指导少年班学生练习川剧基本功,从眼神到步法,从唱腔到身段,每一个细节都倾注匠心。
据了解,“美育天府”活动形式丰富多元。艺术家既可以与学校合作,成立艺术工作室长期驻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专家指导;也可以上互动体验课,带师生尝试各类非遗手工;还可以开展艺术人生讲座,分享创作故事。
4月中下旬,谐剧、手风琴、杂技、金钱板、竹琴等艺术门类的“共享艺术家”将深入成都市各区(市、县)中小学进行普及培训,掀起2025年“美育天府”活动的第一波热潮,让师生在与各类艺术形式的面对面接触中,深化文化认同,提升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实践创作中,助力学生挖掘艺术潜能、开拓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