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36期(总第4051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平昌县澌岸小学将体育与红色文化融合
激活农村校园体育生态
《教育导报》2025年第36期(总第4051期) 导报二版

本报讯(张华志)日前,平昌县澌岸小学校园体育节开幕,488名师生、家长在“重走长征路”主题篮球赛中展开激烈角逐。六年级学生张明宇在完成“翻山铰子篮球操”后兴奋地说:“现在每天最期待大课间,运动让我们更有精气神!”这场融合红色文化与现代体育的春日盛会,正是该校实施“六个一”体育育人工程,激活农村教育的一个生动体现。

作为大巴山深处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澌岸小学秉承“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的办学理念,提出“健体、健脑、健心”三健目标。每日清晨,小学部的“翻山铰子韵律操”活力开场,初中部的“篮球跃动舞”腕铃清脆,教师们则以太极、八段锦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在近期的亲子运动会上,61岁的李奶奶背着竹篓与孙子完成“红军挑粮”主题运球,她说:“当年,红军在巴河岸边教乡亲们打草鞋;如今,学校让娃娃们在运动中传承红色基因。”

针对农村校园活动单一问题,学校创新“三段式大课间”。跑操环节融入巴山民谣;特色操舞将非遗“翻山铰子”与现代篮球操结合,刚柔并济展现老区新貌;分组训练设篮球、乒乓球、非遗传承等4个专区,教师定点指导。每日40分钟大课间实现“三个100%”——学生参与率100%、教师指导率100%、运动数据追踪率100%,成为农村学生的“活力充电站”。

顺应时令与红色文化,澌岸小学打造“四季四赛”品牌。春日“跃动青春”篮球文化节融入“重走长征路”知识问答;夏日“清凉一夏”趣味运动会结合水上安全演练;秋日“丰收杯”田径赛设置挑粮竞速等农耕项目;冬日“阳光长跑”文化周串联红军历史展板。四季赛事让运动不仅是体能锻炼,更成为学生触摸历史、传承精神的载体。

面对专业体育教师缺乏的难题,学校实施“一师带一技”计划。体育教师姚忠诚开发“太极五步教学法”,带领师生练习“太极行军操”;音乐教师黄育将“翻山铰子”改编为课间操,与体育教师形成“双师同堂”;引入智能运动分析系统后,全科教师均可通过数据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实现“人人能指导,科科有体育”。

针对留守儿童,学校推出“家庭运动存折”,将跳绳、爬山等转化为“红色任务”,鼓励祖辈与孩子在田埂上开展“挑粮赛跑”。

为保障长效推进,学校建立“三查三评”机制:查大课间出勤、查课堂实效、查安全预案,评学生喜爱项目、评教师组织奖、评家长活力班级,并将体育工作纳入年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