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25年第41期(总第405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被放大的欢喜
■谢小白
《教育导报》2025年第41期(总第4056期) 导报三版

有位作家兼主持人说:“做了妈妈的人,是到另一个星球去了。”起初,我不理解,直到女儿长出第一颗乳牙,蹒跚着向我走来,奶声奶气地喊“妈妈”,我才领悟到:做了妈妈后,情绪不再只围着自己打转,还因为孩子生出无数庞杂的情感。那些外人眼中过于浓烈的情感,正是妈妈的本能。当孩子有了点滴进步,妈妈比当事人还开心。

女儿读一年级时,同龄人已经能花式跳绳了,她却连跳3个都困难。我一遍遍地陪练,帮她纠正动作、调整节奏,为她加油打气。渐渐地,她能连跳两个了,我激动地拥抱她,催促她:“快,打电话告诉爸爸!”孩子爸爸在电话那端一顿猛夸,女儿的“电量”更足了,继续练习后再次有了进步,当天的最高纪录是连跳30个。那晚,直到入睡,我嘴角的笑意依然压不下去。这份有些夸张的喜悦,只有妈妈懂得其中的分量。

成长路上,女儿每向前一步,我就像心底开出花儿一样甜蜜、喜悦。这种情绪似乎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能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变得和颜悦色。

有一次,女儿捧回一张满分的数学试卷。我仔细端详试卷,附加题有点超纲,她也做对了。更难得的是,平常她可是个“糊涂蛋”,经常演算正确,却写错答案,这次居然没有因为粗心丢冤枉分。想到这些,喜悦漫上心头,我不遗余力地表扬了她。孩子爸爸回家时,我正在厨房里哼着小曲儿煲汤,他一脸纳闷:“这是有什么好事发生?”我大手一挥:“问你闺女去吧。”他会心一笑,甩着响指奔向女儿房间。

饭桌上,喜悦仍未散去,言谈间,时有笑声响起。5岁的儿子仰起小脸说:“妈妈今天好温柔呀,我好想抱抱你。”他攀着我的脖子,轻轻摇晃,说:“妈妈,我也想考100分。”童言稚语里,我意识到——所谓教育,不在耳提面命时,而在润物无声间,一家人彼此感染、共同成长。我捏着儿子的小脸蛋告诉他:“考不考100分,妈妈都爱你们。”

是的,因为爱着他们,我才为他们欢喜,这是母性使然。基于母性,我会因他们升腾起种种情绪,欢喜或忧伤,焦虑或不满,生气或担忧……但唯有喜悦,我愿意一再放大,并不厌其烦地咀嚼反刍。因为在我看来,一家人在一团欢喜里言笑晏晏,看见彼此,悦纳彼此。这,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

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