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正在磨菜刀时,4岁的儿子突然在厨房门口喊:“妈妈,快来看看!”分神的刹那,刀锋划过手指,我慌忙去包扎。儿子小心翼翼地问“疼不疼”,积攒的烦躁却突然爆发,我冲他发火:“谁让你打扰我!”他低着头道歉,我没有理他。等他又兴奋地催促我去看,我甩下一句:“不想看。”
儿子不再说话,转身回到客厅,默默坐在地板上。我继续干活,等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才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有些过分。平时,我总教育孩子要好好说话,不可以乱发脾气,自己却做不到。他不过是想分享自己的成果,满心期待着妈妈的夸奖,而我却把生活的疲惫发泄在他身上。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抱歉。
走向阳台时,眼前的场景让我震撼:玩具车整齐排列,蜿蜒成壮观的阵型。他真聪明,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儿子,你真厉害,是要进行‘汽车大战’吗?”走回客厅,我蹲下身和他说话,试图缓和气氛,他却低着头,默默地在抽泣。“妈妈刚才发脾气,你违反了规则。”他伤心地说。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我的心上。
前段时间,我总嫌他做事笨手笨脚,我说他,他便哭。转眼,他又跑过来全心全意地抱着我。我一会儿爱他,一会儿嫌他,反反复复。终于,一天晚上,他躺在我身边,说:“我真想种下一颗妈妈种子,等明年长出来,哪个妈妈最好,我就要哪个。”那时,我只当他童言无忌。此刻,我才明白,在孩子纯粹的世界里,父母的每一次随意指责都像利刃一样,无情地伤害着他们柔软的心。
我把他抱在怀中,真诚地向他道歉。原来,大人总仗着“权威”肆意发泄,却忽略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我曾纠正老人“打地板、怪地板”的哄娃方式,可今天的我,不也把情绪“迁怒”给无辜的他吗?
“如果妈妈再乱发脾气,我就真的种个‘新妈妈’了。”顷刻,他就原谅了我。他攥着小拳头“威胁”我,让我又心酸、又愧疚。想起之前约定好的规则,我向他保证,这次一定改正。从那以后,我便时时提醒自己不可乱发脾气。
我默默地想,人无完人,我们总渴望孩子完美,却忘了自己也需要成长。或许最好的教育,就是在一次次反思中,慢慢变成孩子心中那个值得选择的“好妈妈”。